买农资吃不准“早晚”卖棉花估不好“高低”
生意社2月4日讯 这几乎成了一个定数:近些年来,我国棉花市场必定是两三年一个轮回,潮起潮落,搅得农民忽喜忽悲。
2008年入秋后,随着新棉开秤收购,全国亿万棉农再次感受到棉市的“阴晴冷暖”。记者在我国最大棉区新疆调查时发现,除了受当前经济形势和金融危机影响外,由于信息不畅,在前有农资涨价、后有棉价下跌的情形下,大批棉农不仅“卖”不好棉花,而且也“买”不好农资。这一现象在我国各大棉区普遍存在,大批棉农每年因此利益两头受“切”,蒙受较大损失。
棉花“早卖晚卖”都怕
直至新棉开秤近两个月后,新疆南部的棉农才开始大量交售新棉,停止观望后,短短两天中,沙雅县农民阿孜买提·肉孜就将采下的棉花交售了一大半。他说,“原打算能等到个好价钱,可越等价格越低,越等越害怕,实在扛不住了!”
阿孜买提·肉孜所在的新疆沙雅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保持着全国产棉县总产第一名,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来自棉花。
阿孜买提·肉孜说,即使按照收购企业开出的最高价,交售棉花都不划算。2008年新棉开秤后,新疆棉花收购价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每公斤籽棉从开始时的5.6元,一直降到12月的4.5元左右。
“卖了要亏本,可不卖更不行,家里急等着用钱;要是继续下跌,说不定连现在的价格都赶不上了。”据阿孜买提·肉孜估算,要是新棉一开秤时就出手,每亩棉花可能要少损失200元。
尽管棉农惜售现象年年存在,但在农民和收购企业的较量中,卖与不卖,最终“决定权”完全掌握在企业手中。新疆一家棉花收购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农民总是“卖低不卖高”,只要企业能撑得住,农民的棉花最后总会出手。他同时说:“眼下这种市场环境,要给农民开出满意的价格,那企业无异于自寻死路!”
除新疆之外,国内棉花主产区棉农惜售现象依然在持续。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调查,由于当地棉农不愿卖、企业不敢收,截至2008年12月底,江苏、安徽等6个主产棉省棉花收购进度远低于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