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全球化贸易趋势在责难声中“顽强”走高
风潮持续或酿灾难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虽然某些国家的贸易保护做法受到了广泛的指责,但贸易保护主义风潮还将持续发展一段时间,今年这种风潮的势头预计将比较强劲。
据日本共同社日前报道,世贸组织1月26日汇总的一份工作文件显示,自去年秋季以来,共计22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提高关税、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政策等措施。
而昔日的前车之鉴仍历历在目。1930年大萧条时期,美国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使美国经济正式进入寒冬,全球贸易额迅速萎缩。“全面的保护主义贸易战必将推动全世界堕入贸易保护与贸易萎缩相互促进的恶性循环,这是我们必须竭力避免的结局。”梅新育说。
《今日美国报》发表社论认为,如果美国真重复70多年前的同样措施,结果也注定是“灾难性的”。“实际上,和半个世纪前相比,在目前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更加巨大,全球经济发展到今天,各国联系比那时候密切得多,全球化已深入人心。现在看贸易保护主义还只是苗头,但是情况如果进一步恶化,对全球经济体系影响巨大。”中国社科院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说。
正如欧盟驻美国大使约翰·布鲁顿日前分别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以及多名国会议员的信中所说,(美国)不要因为“购买美国货”条款而令“全球陷入贸易保护主义的恶性循环”,这么做到头来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其他国家会还以颜色,令美国得不偿失。
“最担心的是大国不能够采取负责任的行为,如果大国采取这样的保护措施,其他国家必然跟进,你保护我也保护,如果到了互相采取贸易报复的程度,那么多边贸易体制和世界经济都将面临崩溃。”宋泓说。
中国态度:国内外一视同仁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日前对外界公开表示,中国不会实行Buy China(买中国货),只要有需求,不管是国内的商品还是国外的商品,我们都一视同仁。
姜增伟认为,每个国家必须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实现商品大流通,才能发挥各自国家经济的特点,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国家的商品竞争力表现在质量和价格上。
学界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二出口大国,作为1990年代后期至今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潜在杀伤力很大,对此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付出更大的努力去抨击、遏制贸易保护主义风潮蔓延。
“此轮风潮将不仅仅局限于保护国内市场的传统保护主义,还包括了夺取海外市场的进攻性保护主义。”梅新育说,因为经济危机也大大增强了各国争夺海外市场的动机,相信各国将更多地运用财政、金融等工具支持本国企业夺取海外市场。即使在美国这个一向忌讳“产业发展政策”之类词汇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大本营,奥巴马经济刺激计划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对新能源、IT等行业提供大规模财政投入,美国几乎所有制造业也都在极力开展游说,力图从经济刺激计划的资助中分一杯羹。依靠美国政府的财力支持,美国相关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开展倾销的能力可望大大增强。
可以预见的是,发达国家进攻性保护主义上升的趋势与我国发展自主先进制造业的努力间的矛盾将趋向加剧,贸易冲突也将加剧。
“我国政府需要进一步积极推动WTO多哈回合谈判的早日完成,在面对贸易伙伴对我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时,要加强双边的谈判和交涉。”中国对外经贸大学世贸组织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表示,“最重要的是中国的企业需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宋泓也强调,我们一方面需要扩大内需来弥补外需上的减少,另一方面也要在贸易多边体系中促进多边合作和协商,限制贸易保护主义。“要加强双边的协商,但必要时候也可以进行反击。”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