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遭国际“老赖”黑手 缝企风险管理遇“大考”
生意社2月13日讯 近年,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面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内缝机企业遭遇国际“老赖”事件频频发生。探究根本原因,它折射出我国缝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缺失,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亟待全面提升。而这种提升也成为处于升级调整关键时期的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实现由“大”变“强”的关键所在。
“这批零配件是我们的员工连续加了一个月多夜班赶出来的,而且在订单规定的时间内发送到对方指定的收货地,这样做为得就是能够早点收到货款,但几个月过去了对方尽然‘消失’了”、“我们与海外客户约定货到后两个月内付款,但对方在收到产品后却以各种理由拖延或拒绝付款,给我们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双方都合作了这么多年了,没想到还会出现这样不愉快的赖账行为”、“除了一点订金,对方凭一张订单拉走我们54万元的产品后就有去无回,我们肯定是遭遇国际‘老赖’了”。这是不少缝机企业在2008年遭遇的一幕幕。据记者了解,上述缝企遭遇国际“老赖”的事件在行业中并非个别案例。最近3年,仅浙江地区的缝机企业遭遇国际“老赖”黑手的案例就不下百起,直接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计。
为什么缝企遭遇国际“老赖”的事件在我国缝制机械行业中频频发生?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帮国际“老赖”如此嚣张呢?带着疑问,记者近期对多位缝机企业负责人和行业人士进行了采访,希望能够从中找到答案。
国际“老赖”渐成患
陈红梅介绍,大量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已经成为了国际“老赖”转嫁经济压力的主要办法之一,不论这些“老赖”企业的这种做法是不是恶意的,都提醒了我们,巨大的信用风险已经真切地逼近了。
据国内权威媒体报道,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以及贸易摩擦等频繁发生的影响,国内企业的海外商账数额不仅一路飞涨,而且欠款地域和国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地域来讲,海外商账由沿海向内地蔓延;从国家来讲,由目前的发达国家为主向发展中国家扩大。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受次贷危机、欧美等国家经济放缓的影响,中国出口企业海外坏账逐年累计存量可能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事实上,中国制造业企业频繁遭遇国际“老赖”黑手的事件早已不是新闻。2005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5)》曾指出,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风险,出口坏账率10倍于发达国家,中国企业在国际经贸往来中,其坏账率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0.25%至0.5%,有的企业甚至高达30%以上,而且我国企业的海外欠款时间较长。目前拖欠3年以上的占10%,1年至3年的占30%,半年至1年的占25%,半年以内的占35%。
而据美国商法联盟调查数据显示,当逾期时间为一个月时,追账成功率为93.8%;当逾期半年时,追账成功率急降到57.8%;而当逾期两年左右时,追账成功率只能达到13.5%。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海外商账不仅坏账率高,而且大部分欠款很可能无法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