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偃旗息鼓”电子厂“风景独好”(图)
转厂转设备的小广告
2月14日,记者先后前往虎门博美、博头和镇口等地走访。因为未能拿到加工订单,这一带超过三成的小型服装加工厂,至今无法开工。随处可见厂房、机器设备的转让信息,有的甚至是整个工厂转让。
湖北的李炳兵早在2月5日这天,就与10多位老乡从家乡来到虎门的博头。他们进入了一位老乡开办的小型服装加工厂。
原以为,可以很快上班,但拖到2月14日,工厂仍没开工,因为老板至今还没接到一份订单。如今,他们只能在等待中,继续煎熬。
在虎门常发针织制衣厂,记者看到,该厂也已没有昔日的忙碌,老板宗国常正与朋友在办公室聊天。
宗国常在这里开厂已有5年,主要为一些服装贸易公司做加工。金融风暴前,他的工厂已发展到了拥有70余名工人的规模,但金融风暴发生后,他的订单一下子减少2/3。为此,他只好缩小工厂规模,只留下15名员工。
很多小型服装厂的老板在万般无奈下,只好低价对工厂进行转让。他们或将整个厂转让,或只转让工厂的一些机器设备,来自湖北的王刚,就是其中一位。转让告示贴出去后,王刚接到几个想要接手的电话,但是对方也趁机大压价,所以至今未能谈妥。
顶不顺的重点企业
开年不久,东莞市劳动局大朗分局就对大朗镇32家重点企业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月9日,已开工的重点企业有29家,约有71.2%以上员工返岗。
这些重点企业的订单状况如何?统计数据显示,已开工的这29家重点企业中,订单没有受到影响的有6家,订单减少30%以下的有8家,订单减少30%以上的企业有13家(其中,减少50%以上的企业占4家),订单增加的企业,只有2家。
在用工需求上,因受订单的影响,这29家重点企业中,有14家表示目前没有招工计划,有13家表示今年没有出现招工难问题,只有两企业表示,技能人才缺乏。
“大河没水,小河干”的连锁反应
“订单是生命线。”张超说,市场不景气时,只有富于竞争力的一些大工厂和贸易公司,才有更多机会拿到订单。
张超称,以前,一些大工厂拿到大批订单后,由于自身能力无法及时消化,就会把部分订单分到一些小厂。而现在市场不景气、订单减少,一些小厂无法从大工厂或贸易公司那里分到订单。
而一些贸易公司,以前拿到订单后,也会分到工厂进行操作。如今,订单萎缩,自然也使一些小厂“难有饭吃”。
张超举例,假如一个贸易公司以前能拿到500万件衣服订单,如今只能拿到50万件,这肯定导致不少小厂被迫处于闲置状态。
“大河没水,小河干。”张超以自身工厂来形容,去年全年,他拿到了70多万件衣服的订单,但在2007年,他仅花了仅四个月时间,就有50多万件的订单。
“风景这边独好”:
电子企业基本已复工完毕
塘厦镇新太阳城。
“寒流”之下,多少企业和人都难以逃脱被改变的命运。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一方面毛纺织、制鞋等传统产业复工比例很低、实际投产少。另一方面,一些镇区的电子企业却是“风景这边独好”,大部分电子厂的复工比例很高,在大年初八左右,基本都已复工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