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偃旗息鼓”电子厂“风景独好”(图)
开篇语
生意社2月17日讯 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经历了2008年第一波经济风浪的袭击,身浮海上,难免迷惘、失落、忐忑。此时此景,计将安出?企业、员工要怎样寻找希望的光亮?
人们困顿于数据、惶惑于专家、翘望着政府,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在许多旋风一般的众论之下,看不清航道上的灯塔。
因为我们没有接触到经济漩涡下真正的参与者,他们有血有肉的经济生活,他们的物质和精神。
看到街上拖着行李箱、陌生的目光四处顾盼的求职者,我们只知道他还没有找到工作;看到那些奔忙而疲惫的企业主,我们只知道他还没有找到订单。他在想什么?他经历了些什么?他期待着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琐屑,其实重要。
让我们去谋求那些对理解当前、寻找希望有价值的细节。希望何在?努力就是希望。那些微不足道的人与事,恰恰是迎接这场世界性考验的鲜活部分。
众多中小企业开工情况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记者连日来深入大朗、虎门、常平、塘厦等镇调查采访——
2月10日,正月十六。吃完元宵节的最后一个汤圆,大朗镇巷头村“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就开始此起彼伏。
该镇兴市路上,一家毛纺织厂的保安,正将即将燃响的鞭炮,朝空中奋力抛去……鞭炮声刚止,硫磺的味还在空气中萦绕。
“鞭炮响了,对联贴了,但未必就真开工。”张超(注:应受访者要求,“张超”为化名)说,很多老板不过是想选个好日子,走个形式而已。其实,80%以上的毛纺织老板,目前都还没真正启动机器、正常生产。
张超是东莞市茜文制衣厂的总经理。今年,张超的工厂尽管开得比往年要晚一些,但最终还是在正月十六顺利开工。
“开工订单,是自己给自己下的。”张超坦承,开年后,他还没接到订单,但出于对未来市场的保守估计,下了一把赌注。
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莞,中小企业占九成以上,在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最深。春节一过,众多中小企业的开工情况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真相到底如何?连日来,记者深入大朗、虎门、常平、塘厦等镇进行调查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