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等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调查
生意社3月2日讯 在这轮全球经济危机中,江苏苏南地区外贸企业倒闭数量远远少于浙江和广东。但浙江外贸民营企业在开拓新兴市场等方面的活力,却让外资裹挟下的江苏和广东侧目。中国外贸的外资和民资,需要互补“短板”,迎来一场要变换的方阵
大浪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产业结构不同、发展策略迥异的中国沿海省份,在金融危机中的外贸抗风险能力表现相差甚远。
苏南外企独大的外延式开放经济,和浙江民企为主的内生性开放性经济,再到广东局部地区形成的外企、民企在一定程度的混搭式开放型经济,为研究外贸结构的调整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本报记者调查了中国沿海经济地带中最有代表性的广东、江苏、浙江––这三个省份分别占据中国外贸规模的26.7%、15.3%和8.2%,上海在全国外贸中排名第三,但由于上海的贸易结构中有较多的转口贸易成份,未纳入考察––在金融危机中的外贸表现,探究其背后的产业结构推手及产业升级路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抗金融危机的能力反而更强。一个直观的例子便是,以外资企业为主、产业层次更高的苏南地区,企业倒闭数量远远少于浙江和广东。而金融危机,反而在客观上延缓了外企撤离步伐。
但在硬币的另一面,民企在开拓新兴市场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活力,却让外资裹挟下的江苏和广东垂涎不已。
靠外资、民资两条腿走路的口号在各地已经响彻多年,但在沿海经济地带中真正实现者,仍然寥寥无几。这背后的路径依赖痕迹和挤出效应,尤其值得关注。
有关于长三角、珠三角各省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之争,已持续经年,而本次金融危机,是一个检验,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在过去多年间,生活在昆山的台湾人李仁祥一直不停地帮台商操办各种新工厂开业,他是台湾汉邦企业管理公司的董事长。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李仁祥已经半年没有接到一家新工厂开业的业务了。他灵机一动,打起了金融危机的注意,开始增设协助台商关闭工厂的业务。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虽然台商们公认这次金融危机的强度前所未见,但真正申请关厂的台资企业,仍然屈指可数。
“目前倒闭的多半是一些财务杠杆运用过多的中小台资企业。大多数台资企业都能够顺利挺过这一难关。”李仁祥琢磨着,虽然裁员目前在昆山的台资企业里是普遍现象,但这一轮金融危机中倒闭的台资企业还真不多见。
仁宝电脑管理部的部长李红梅告诉记者,昆山的台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想象的要好很多。她举例说,像仁宝这样的代工巨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裁员的现象,上下游配套厂商也很少听说经营难以为继。
根据当地有关部门的统计,2008年,昆山倒闭的企业一共只有37家,其中台资企业22家,大多属于中小规模配套企业,而昆山是江苏加工贸易密集度最高的地方。
2008年12月初,苏州外经贸局派出的一支高规格考察团在奔赴广东、浙江参观访问后得出结论:“经济结构优、产业层次高的地区表现出了良好的抵御能力和发展后劲。”
这样的结论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