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生产业”的高度认识纺织业的调整振兴
今年2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本报记者近日专访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刘新光,请他对《规划》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亮点醒目,重点突出
记者:您认为这次国家出台的《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刘新光:这次《纺织业振兴规划》除了继续肯定纺织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以外,还给了纺织业一个新的定位——民生产业。我国的纺织行业中,90%多的规模以上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这些中小企业中80%多的工人是农民工。这些企业集中解决了大量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目前国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民生问题。这次国家把对纺织工业的认识上升到“民生”的高度,可见国家对纺织行业运行情况的重视,这是让我们全行业都很受鼓舞的。
记者: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这次《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点内容。
刘新光:从去年8月1日到今年2月1日,国家3次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的额度,从8月前的11%提高到2月的15%,共提高了4个百分点。这对于纺织行业是一个利好消息。这次提出的《规划》,是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又打出了一记“组合拳”。《规划》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5个方面:
首先,《规划》要求纺织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是由欧盟、美国市场开始的,我国对其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国家通过增加出口退税来稳定出口,稳定市场。另一方面,国家也很重视扩大内需。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纤维消费量还不能全面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西部、农村部分地区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纺织品的内需潜力是巨大的。
第二,要求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这是针对我国纺织行业自身发展水平提出的要求。我国的纺织业装备水平和装备制造水平都还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开始推进增值税转型。体现在纺织业上就是对纺织企业购进先进生产设备给予抵扣增值税的优惠支持。另外,在国家专项投资中,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内容里都有纺织项目。这对于带动行业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改善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都有积极作用。
说到自主品牌建设,我国纺织业产品有相当多数都是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虽然产品档次和品质都不低,但产品附加值比较低。这影响到产品的定价,企业只能收取较少的加工费。所以《规划》强调对自有品牌的支持,鼓励它们用自己的品牌走出去。
第三,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随着产业的发展、节能减排的要求,一些落后的设备需要被淘汰。因为我们很多企业都是由小到大滚动发展的,现在就存在一个装备淘汰升级的问题。这一点国家不是强制的,而是让企业按照自身发展的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目前我们的手段就是增值税抵扣的优惠,对企业还是有相当的吸引力的。
第四,要优化区域布局。这主要是要求东部沿海地区的产能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我国的经济发展是梯度式的,纺织工业也有这个特点。国家提倡和鼓励东部企业积极向西部投资,优化区域布局。比如目前在新疆就已经有山东的纺织企业投资建设的生产基地。新疆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山东有些企业把新疆产的棉花就地加工成面纱然后运往东部进一步加工,这就比直接从新疆运输棉花要方便得多了。新疆又是棉短绒的生产基地,一些生产人造纤维的企业也开始向新疆迁移。对于山东省来说,劳动力和能源都比较紧张,所以向西部迁移,优势互补,既可以带动西部发展,也有利于东部的产业升级。
最后一点,加大财税金融支持。这主要是明确了国家对纺织业的一些支持政策。出口退税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纺织行业内中小企业比较多,它们目前多依靠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出于利润的考虑,在目前困难的时期可能中小企业融资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对资金紧张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一些机构提供担保、融资服务,缓解流动性不足的困难。山东省目前也投入专门的人力物力,正在积极筹备,并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