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丹麦纺织服装业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
二是SOD方式,即丹麦只提供全套的设计和产品规格、质量、环保要求,生产方负责从购买原材料到最终产品质检的全过程。大型时装企业、设计公司、批发商十分青睐此方式,是目前最广泛使用、产值最高的方式。
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时装理念符合消费者需求。丹麦设计的服装不同于意大利、法国等高级时装风格,多以休闲、时尚为主,更加注重服装的时装价值和流行喜好。针对消费者收入、年龄、喜好等因素,在市场营销上也注重对高、中、低层时装采取不同品牌战略。目前,丹麦顶级时装品牌几乎没有,因为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此部分消费者群体最小,但消费额大,品牌忠实度高,现在开拓这块市场几乎不可能。丹麦时装品牌主要集中在中档服装,将时尚的设计与合理的价位结合以来,吸引大众消费者,丹麦的三大企业生产的主流品牌均为此类,在欧洲乃至亚洲占据了很大市场份额。
重视纺织服装质量和环保要求,执行欧盟统一的纺织品进口环保标准。包括丹麦在内的欧盟国家对进口的纺织服装质量是否达到环保要求非常重视,这已经成为欧盟纺织品进口首先考虑的因素。欧盟国家对进口纺织品的质检要求较严,主要体现在:第一,不仅重视外观质量检验,还开始注重内在质量的检测,已将纺织品内在质量列入了信用条款;第二,在合同中对纺织品的环保指标提出明确的要求,由传统的实用、美观、耐用,趋向更重视安全、卫生和环保。这种趋势使得纺织品贸易中出现了两种形式的“绿色壁垒”:一类是针对纺织品服装从设计生产到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所设置的壁垒;另一类则是由于产品本身对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的影响所引发的,即要求纺织品服装在使用和穿着过程中不能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根据联合国统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90%的德国人和93%的丹麦人在购买商品时,都会考虑生态要求。丹麦主要的环保标志有TheSwan(北欧官方环保标志)、EUFlower(欧盟官方标准)。
通过时装博览会、时装周等方式加强宣传,丹麦已成为北欧时装设计、展览中心。哥本哈根国际时装博览会(CIFF)自1993年举办以来,共举办三十一届,每年二月和八月各举办一届,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时装博览会之一,吸引超过5万家采购商、设计公司参与。哥本哈根每年还举办时装周,紧跟世界时装潮流和时尚趋势。位于日德兰半岛的韦勒服装展(VejleTextile&GarmentFair),每年三月和九月举办,在北欧也具有一定影响力。通过上述展会,丹麦已成为北欧时装设计和展览中心,有力地促进了贸易发展。
丹麦纺织服装业进出口贸易情况
根据丹麦统计局数据,2007年,丹麦纺织服装产品进口总额达324亿丹麦克朗,比2003年增长68亿丹麦克朗。中国是丹麦的第一大纺织服装产品进口国,进口额为77亿丹麦克朗,占丹麦纺织服装产品进口总额的23.67%,比上年增长13.85%。其次为土耳其、德国、瑞典、意大利和印度,分别占进口总额的11.08%、9.54%、7.08%、6.52%和5.23%。土耳其已超过德国成为丹麦第二大纺织服装产品进口国,2007年增幅达13.83%;印度近年对丹出口增长较快,已成为丹麦纺织服装产品第五大进口国,发展趋势值得重视;从东欧国家进口几乎没有增长,1998年以前,波兰是丹麦除中国外最大的进口国,但目前地位已被土耳其、印度等劳动力成本更具优势的国家取代。
丹中纺织品服装贸易概况
根据丹麦统计局数据,2007年丹中进出口总额为396亿丹麦克朗,比2003年增长210亿丹麦克朗,增幅达112.90%,丹中进出口贸易日趋紧密。其中,纺织服装产品进出口额为78亿克朗,占丹中进出口总额的19.67%,占丹麦纺织服装进出口总额的13.07%。
综合分析以上两表,丹中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呈现以下特点:
1.丹中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额稳步上升,2007年贸易额比2003年增长38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95%。
2.丹中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额在丹中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且较为稳定,一直在20%左右,稳居各大类商品进出口额前列。
3.丹麦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呈逐年上升趋势,丹中纺织服装占丹麦该行业进出口总额比重逐年提高,2007年已达13.07%。
4.中国对丹服装出口一直位居首位,但纺织品出口很少。主要原因一是丹麦纺织品的传统客户在德国、波兰等欧洲国家,丹进口商与其保持着稳定的联系;二是我纺织品一直未打入丹麦市场,丹方对我产品不熟悉。
5.近年我纺织服装产品对丹出口增速有所减缓,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有所上升,土耳其、印度等低劳动成本国家对我出口产品产生了较大竞争压力。我企业应考虑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增强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