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市场转向要跨越三大屏障
谈及对内外销的一些看法,福建匹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志华称:“开发新产品、创建品牌以及开拓市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出口企业在考虑谋求转型时,要清楚自身的定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品牌塑造等方面要深思熟虑,不能冒险作出大举措。”
据国内相关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在国内树立一个鞋服品牌至少需要花费7000万元。品牌树立起来以后还需要继续投入加以维持。此外,出口与内销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内销必须花大力气在销售渠道的建设上。对此,宝峰鞋业总经理秘书许铮深有感触:“实现转内销之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了,渠道建设、品牌宣传、研发队的建设,甚至经销商维护等,都需要前期投入。”
“从眼下来看,生产型外贸企业选择自建渠道的可能性和难度很大,较简洁的方法是寻找合适的渠道代理,通过代理方式尽快开拓国内市场,缓解眼前压力。”泉州师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吕振奎教授称。
走向:
主动转型联手国际品牌
不久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高级工业发展部曾发布预测:中国制造的50%鞋子未来将会出现在自己的国内市场上。因此,越是能够较早关注并且执著专注于国内市场的企业,越能成为下一个发展黄金期的赢家。
“加工型外贸企业在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同时对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了解后,适时地通过进军国内市场,实现品牌化运作,完成企业转型,是目前外贸企业发展的整体趋势。”福建格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建河在此前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据了解,格林正逐步加大拓展国内市场的力度,内外销售比例已经从原来的4∶6转为5∶5。
考虑到自建品牌的成本投入,泉州很多外贸企业纷纷利用自己的优势,与国际品牌携手,来共同开拓国内市场。泉州协泰纺织制品有限公司不久前就携手西班牙一家国际童装巨头,共同开拓中国市场;泉州宏宇轻纺有限公司也通过与香港的时尚运动品牌CST的合作,来进军大陆市场。
“加工型外贸企业转内销不仅是企业应对危机的一种反应,更是企业主动寻求战略转型的需要。”泉州国辉鞋服相关负责人称。利用在外销中形成的技术优势、资金能力等,国辉早在2001年就推出了CBA雷速品牌试水内销市场,取得较好的市场反应。
“在外部市场发生剧变的环境下,企业将销售的注意力转向国内市场,这是一种非常合理、本能的行为。一方面,原本出口的产品,在技术、质量、价格和使用性能上完全具有投放给国内市场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企业销售市场的多元化,也有利于保持企业的稳定。”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认为,“出口型企业主动寻求转型,也是为自己寻找一个新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