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催生纺织产品一体化开发新模式
生意社3月25日讯 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任何人都不敢对世界经济未来走向下定论的时候,企业最需要的是增强实力和提高抗风险能力。无论是1月举办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还是日前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各国首脑以及杜邦等国际著名公司高管强烈呼吁国与国之间、企业之间要加强联合、共同抵抗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上周末的西子湖畔,一场由中国化纤协会和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发起的新形势下如何强强联合,进行新产品一体化开发模式创新的大讨论,同样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强强相乘”创造裂变效应
“强+强+强="强大,强×强×强=强盛”,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世滨首次通过公式的形式在业界提出新产品一体化开发的创新模式,并倡导企业合作由强大向强盛转变。
杨世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自给自足式小农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有着天生的封闭性,而纺织行业恰恰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从根源上讲,合作意识相当淡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激烈市场竞争的洗礼,今天的纺织企业很多传统意识的禁锢被逐渐打破,明显体现在产业链上下游终于打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各自研发的封闭之门,以开放的姿态,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推进科技研发。
目前,上下游一对一的合作开发模式已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强力冲击下,纺织行业上下游研发要迅速扩展到“点对面”以及“面对面”更广泛、更充分的合作,快速创造新的赢利空间。因此,杨世滨更加强调“强×强×强="强盛”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纺织行业新技术、新产品一体化开发存在不同模式,有些大型企业由于自身产业链较为完备,在内部就能完成新产品一体化开发;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托身处产业链某一个环节的基础,向上下游整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实现内部一体化开发;而目前更多的则是上下游企业之间、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实现外部的一体化开发,追求合作方的共赢。
杨世滨认为,“强强相乘”的模式,更加适合我国纺织行业产业集中度不高的发展现状,充分发挥个体企业最突出的优势,与其他优势企业展开合作,谋求共赢。杨世滨介绍说,“强强相加”和“强强相乘”这两个法则不同之处在于其创造的效应完全不同。在上下游合作的初期,企业更多尝试的是前者,而随着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强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受到进一步挑战,需要一种更加迅速、更加充分、更加广泛的产品一体化开发新模式,而“强强相乘”能够满足行业发展对创新模式的需要。在“强强相加”的基础上,做乘法能使合作效果成倍数放大,产生裂变效应,加快企业和行业发展由大变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