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技艺 靖西多举措促进壮锦发展与保护
正如陈晔所说,壮锦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可为我国少数民族纺织技艺的研究提供生动的实物材料,还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史增添活态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起到积极的作用。
走出“人去艺绝”的困境
过去壮族织锦技艺得到广泛发展,很大的一个因素是缘于它是不少壮族妇女赖以为生的基本技能。壮族织锦技艺代代相传,有灵性的织锦手或是特别聪明的姑娘,会把师傅传给她的一些基本原理,再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创造性地糅合在壮锦里,所以壮锦不断地发展、补充和升华。但在今天的商品社会中,壮族织锦技艺已不再作为生存的手段,只是单纯地还原到一种民间工艺的身份,壮锦的意义只是作为一种民族工艺美术品为人们接受。而现代纺织工业迅猛发展,各种优质纺织品层出不穷,壮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逐渐缩小,需求量日益锐减。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民族工艺,成为当务之急。
民族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是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是最好的保护,壮锦艺术要走出当下的生存困境,就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强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商品经济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历年来,在历届靖西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壮锦生产有了较好的发展,壮锦产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区举办的民族工艺品展览,产品远销港澳、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但是现在的壮锦厂虽然作为一个企业,但它的运转并不成熟。“壮锦厂面临的问题,是生产力度不高,生产数量少,其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不能随时代更新,整个壮锦市场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即坐在家里等消费者,没有主动冲向市场,缺乏活跃的产业经纪人。”丁红云介绍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壮锦厂也一直在努力,“近些年,我们壮锦厂也在不断研发、创新壮锦技艺,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产量。并且紧跟时代的发展,市场的需求,研发出新的图案与款式,使其适应老百姓生活需要,同时从各个渠道提高壮锦厂的声誉。”
“壮锦的发展与保护,人才是关键”,丁红云不无忧虑地说,目前,熟识壮族织锦技艺的“织女”最老的已经八十多岁,部分也已年过六旬。织锦这一门枯燥而复杂的工艺,虽然对操作者的文化素质要求并不太高,然而每天数万次重复几乎一样的动作却是对人的耐心和细心的考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壮锦这种主要依赖手工制作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高、利润低,缺乏价格竞争力,有社会效益而无经济效益。艰难的生存困境使得年轻人望而却步,也使得织锦技艺后继乏人。
为了使壮族织锦技艺永存人间,保护好传统的民间技艺,靖西县有关部门就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制定了保护措施与计划。从2005年开始,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壮锦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壮锦的种类及其制作技艺等全部状况,并将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为了提高织锦人员的技艺,壮锦厂每年不定期举行织锦技艺比赛,并借电视这个传播平台,普及大众;为避免织锦人才的流失,培养后继人才,还创办了织锦工艺业余学校,在人才素质、织锦技艺、营销等方面加以培训提高。
在资金方面,文化部门与有关部门每年都对壮锦厂进行一定的扶持,如改进厂里的硬件配套设施,对厂房进行改造,对人员进行配置,使壮锦厂正常运转。如果资金允许,靖西县还预计筹办“靖西织锦文化发展传播公司”,集人才调配、技术指导、产品加工、文化传播、市场营销、旅游服务于一体,加速靖西织绣文化产业化发展。
壮锦是壮族先民用心血织成的一朵艺术奇葩,但愿后人的精心呵护和灌溉,可以让它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绽放得更加美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