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美过招交锋贸易新壁垒
生意社4月9日讯 曾以“自由市场”为名号,逼迫别国开放市场的美国,在金融危机危及到它的巨型金融和实体企业时,美国政府毫不犹豫地签发了救命支票。而且,它的动作远不止这些。贸易是它施加强权的另一个领域,传统的贸易壁垒遭到各国防范难以奏效,于是“反倾销条款”、“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和“服务壁垒”等一一浮出水面。
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则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当贸易冲突的硝烟在这两个国家之间升腾时,它所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两个国家,在世界变成地球村的时代,牵一发动全身。
不过,对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迹象,中国的应对显得颇具策略性:利用世界通行的规则,借力世界舆论,展现自身实力。
4月初的美国休斯顿港比以前安静了很多,标志产地为中国、韩国及日本等地的钢管在码头上堆积如山,该港是进口钢管在美国的集中到岸港,就在半年前,这里还是车水马龙,每天繁忙的大卡车源源不断地将抵港的钢管运送到各个打井地。
输美钢管将遭反倾销调查对于休斯顿港口目前的现状,美国一家钢管进口公司的中国区代表刘先生告诉记者,很多钢管在港口积压的时间已经很长,根据美国法律,需要付出极高的港口滞留款,在一段时间之后,这个费用要远远高于货值,因此目前形成了买方不提货,卖方不受款,货物大量滞留的现状。
那么美国厂家为何不愿提货?
刘先生解释说,在今年年初,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美钢联已经向美国政府提出了对部分型号的进口钢管的反倾销诉讼。经过3个多月的调查后,美国政府认为有必要正式接受此次反倾销诉讼。4月底至5月初,美国政府将开始正式调查,其中主要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印度、韩国和中国台湾。消息一出,市场哗然,此项调查必将持续数月,如果反倾销成立,那么将会追溯原始日期。届时,从正式调查之日后进入美国市场的进口钢管,都会被要求补交高额税款,因此,出现了货物接收推诿的情况。
刘先生强调说,反倾销的重要尺度之一是该产品在原产国的销售价格低于出进口国价格,目前这种情况并未在中国输美的钢管产品上出现。
钢管行业遭到反倾销调查在中美贸易史上并不是首例。早在2002年左右,中国产的小口径石油输送管就遭美国商务部以反倾销对待。很多此类厂家转战中东和俄罗斯市场。
刘先生坦言,如果美国商务部裁定反倾销成立,那么来自中国的钢管的关税可能至少会增长一倍,他们已经开始同国内合作厂家协商应对措施,甚至可能携手在其他国家设厂。
此次反倾销调查发生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朱棣文举起“碳关税”大棒巧合的是,而就在反倾销正式调查即将开始之际,美国奥巴马政府新任能源部长朱棣文3月17日在美国众议院科学小组会议上称,为了避免使美国制造业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美国计划征收进口商品的碳关税。
虽然朱棣文貌似合理地为美国找到了最佳理由。但是作为全世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美国多年来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却一直没有参与签订《京都协定书》。因此,有外国媒体认为,美国此举,明显是针对中国的戴着绿色帽子的贸易保护大棒主义政策。如果碳关税成立,欧洲地区或将效仿美国,届时将对中国出口产品产生巨大的影响。
此次朱棣文在证实美国可能征收碳关税的发言中着重提出中国、印度等国,就可以看出,美国政府贸易保护战是有备而来,从钢管行业的反倾销到“碳关税”绿色大棒,在其背后,可以看到中美两国的贸易博弈。
对此问题,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对记者表示,所谓对中国产品将征收碳关税的情况完全不合理,就二氧化碳量而言,美国人均25吨左右,中国人均只有5吨。美国应该在国内进行立法,对美国本土产品征收碳关税。中国目前是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是供应全球消费者,不能把所有的碳排量都计算到中国的头上。而且我们国家在目前的阶段,转型较难,他说,如果碳关税通过,那么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铁制品、电解铝、电解铜等产品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