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外贸大集”:向内转,有多难
生意社5月4日讯 在国际金融危机重压下,中国外贸企业不同程度地陷入出口困难、难为生计的窘境。但是,最近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内外贸企业洽谈会以及随后开展的“外贸大集”上,不少参展外贸企业却惊喜地发现,不仅自己的产品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而且久违的订单也从国内商家那里接踵而至。强大的内需,给了外贸企业一根“救命稻草”,但这是否能成为外贸企业“向内转”的开始?
外需不振、内需火爆,外贸企业收获惊喜
“这哪里是买?跟抢似的。”在北京金源燕莎商场的外贸大集上,市民田女士告诉记者,她想买一个20元的棉麻手提包,但根本挤不进去。“这里卖的一些小玩意儿在市面上很少见,觉得很新鲜,而且价格也不贵。”说着,她向记者扬了扬手中刚花30元买的可以印上自己照片的铝质水瓶。记者看到,商场内人潮涌动,许多消费者甚至早晨7点就开始排队,就为了买到这些质优价廉的外贸商品。
“公司在会上卖掉了42万元的货,够付工人两个月工资了,简直是起死回生!”山东阳信怡云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岩民说。他的公司主要生产中高档抽纱制品,95%出口欧盟。去年下半年以来,企业出口遇困,上个月已经面临停工。
“我们发现北京消费者喜欢手工布艺,已经通知公司增加这部分产品的生产。”受到鼓舞的赵岩民表示,“我最近还会在国内多跑跑,争取找一些代理商。”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整天坐着‘过山车’的心终于平稳落了地。”出口酸奶机的北京日创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红翻看着手里厚厚一叠来自全国各地的团购订单,露出微笑。在外贸大集的前12天内,张红的公司就现场销售日创酸奶机超过4000台,销售额达60多万元。
张红告诉记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市场逐渐萎缩,企业很想打入国内市场,也曾尝试和商家、代理商接触,但一直收效甚微。自从加入外贸大集后,她们的酸奶机不仅现场卖得火,还和众多商家达成了合作意向,有的代理商甚至开始“争抢”代理权。
据介绍,3月5日到31日,北京为期26天的外贸大集累计销售2117万元,118家来自山东、浙江、福建、黑龙江等省的外贸企业参展,开展内外贸洽谈的商家达1002家次,对周边商业的带动效果也十分明显,仅餐饮就增长了29%以上。
危机促使转变观念,外贸企业加速“向内转”?
“打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且逐步转向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是一些外贸企业找到切实增长点的关键选择,也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尽量避免国际贸易摩擦的‘救心丸’。”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主任卢彦表示,外贸企业要想长足发展,除了能在国际市场的游泳池里游泳,还必须学会在国内市场的惊涛骇浪中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