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危机助中国淘汰海外竞争对手
外商投资比重上升
在国际投资的争夺中,危机淘汰竞争对手效应同样在体现。让我们看看那个一度充满活力的南方邻国——越南吧。
曾几何时,越南以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充裕、识字率高、政治和宏观经济稳定,而成为国际商界的宠儿,曾被高盛公司列为“金砖四国”(BRIC)之后最具吸引力的国家,及“展望五国”(Vista)之首。甚至被一些人士冠以“中国+1”、“中国杀手”之名,并称越南将在制造业部门,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成为中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从英特尔到购物袋制造商,外商投资纷至沓来,推动越南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许多赴越投资的项目不止作为中国工厂的补充,而是准备完全替代人力、土地等项成本越来越高的中国工厂。
根据IMF2008年4月公布的数据,2000~2007年,按本币不变价计算,越南GDP实际增长率依次为6.8%、6.9%、7.1%、7.3%、7.8%、8.4%、8.2%和8.5%。去年初,IMF预计越南当年GDP实际增长率可达7.3%,而越南官方同年2月宣布的年经济增长目标更高达9%。
正是由于有越南等候选生产基地,直至2008年3月,越南经济动荡迹象已颇为明显之时,上海美国商会仍宣布,中国低成本出口型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近20%的公司已经制定具体计划,将他们在中国的部分业务转向其他国家,特别是越南。
然而,从2007年末越南经济动荡,到2008年9月雷曼倒台,世界经济危机改变了一切。缺乏熟练劳动力、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下等缺陷,越南早已有之,不稳定的宏观经济又成倍放大了上述缺陷,越南沦为外商口中的“中国-1”。外商在越投资要么停工,要么无限期推迟,要么收缩。
一年后的2009年3月,上海美国商会的再度调查显示,打算将工厂迁出中国的公司减少一半,想在其他国家投资建厂的大公司已重返中国。
固然,危机会缩减国际投资流量总额,不少在华的外资企业,也在抽回资金救母国之急。但国际投资流量总额中,中国所占份额将趋向上升。
危机正在变良机
鉴于此,在国内政治经济基本面稳定的前提下,金融危机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推进产业升级,进而加快摆脱外部经济冲击影响的良机。
笔者一贯认为,像中国这样抗风险能力强的国家,只要本国内部不乱,稳住阵脚,来一场、两场全球危机反而是好事。即使我们现在过两年紧日子,但最终能够换来淘汰竞争对手、加快国内产业升级的甜果。
在“谁在推高中国的资产价格”思想沙龙上,笔者曾讲道,大国崛起要充分利用危机和动荡的机遇,感谢索罗斯先生挑起了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
其实,同样的道理,如果1997年索罗斯没有挑起东亚金融危机,中国不可能那么快在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中脱颖而出。国家如此,行业、企业亦然。
为充分利用危机淘汰竞争对手效应,中国需通过扩大内需,在一定时期内适度加大出口等激励措施,更积极地吸引生产能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让中国企业渡过这个难关。
繁荣时期,海外的厂商利润空间大,可能没有动力从中国进货。而萧条时期,价格竞争激化,利润空间小,订单和生产向中国转移的动力加强。
比如,中兴通讯等一批在自主创新方面着力较多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在危机时期反而实现了增长。因为中兴通讯生产的手机原来主要是向拉美、东南亚的国家出口,金融危机加剧后,来自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订单却增长了。
也正因如此,日本企业对华技术转让态度一向消极,但在日本电子、电器巨头几乎全线亏损之后,夏普公司与上海广电集团等多家中国公司商谈,计划将其三重县龟山市第一工厂的液晶面板生产线移到中国,夏普仅负责产品销售。
当然,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会遏制本国企业向其他国家投资转移生产能力,特别是先进产业生产力。但只要我国充分利用危机淘汰竞争对手这一潜在机遇,就会有更多的内资企业实现自主创新,从此次危机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