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汇,辅料业搅局者
而在生产中,海汇执行美国AATCC检测标准,并实行质检一票否决权,出口的产品除了公司内部层层检测抽查外,香港方面公司派人驻厂进行抽检,他们的工资由香港发。而货品到了香港,他们再次接受欧美承认的ITS检验,这个检验采用Oeko-Tex Standard100标准。
正是因为坚持如此严格的质量标准,在2004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的检查中,海汇是全国唯一一家通过国家优等品检测的衬布企业。目前,企业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华夏认证中心认证),并取得了相应的UKAS证书、Oeko-Tex Standard 100纺织品认证、江苏省计量保证认证……
2009以来,他的干劲更大了,他了解到,好多服装企业开始做品牌,这样对于海汇来说,机会更多了,因为在金融危机之中,客户会更务实,更喜欢选择那些质量高的产品,“这是一个切入点。”曹平说。
而回到南通的曹平,着手干的另一件事,就是着手与上游供应商进行座谈,以抱团取暖共同打造真正的高质量产品。
曹平给自己定的计划是,今年内销占到30%或则35%,而在外销上,也更大范围的选择目标客户。
然而,目前的一切,并不能让曹有半点的轻松。
与国际上一些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服装辅料行业起步较晚。但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服装辅料行业迎来了极好的商机,一批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也应运而生。经过几年的起承转合,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中国服装辅料业所谓的“四大天王”。然而,十多年后回眸,这些“天王”并非一如原来那样般强势。
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取胜,成为曹平现在思考的重要问题。“危机到来后,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进入了知识产权时代,也进入了真正的品牌时代。”曹平说。
在曹平的心目中,“莱卡”无疑是众多像海汇这样的服装辅料业领跑者的榜样。
“莱卡是什么?它既不是最终产品,也不是服装品牌,甚至既不是面料,也不是辅料,它只是一种叫作‘氨纶’的纤维,然而,普通消费者在购买丝袜、内衣时,往往会问一句‘这种产品中有莱卡吗?’。”曹平说,这就是品牌效应。莱卡以一束纤维的一己之力,整合了许多面料乃至大牌运动服产品,莱卡的成功,值得国内服装辅料界深思。
“与只能赚取一件世界名牌服饰售价的零头数的服装加工企业相似,国内服装辅料这个服装的‘里子’也是一点‘面子’也没有。”曹平说,辅料厂商品牌意识的缺失,唯“量”是图的赢利模式,导致“大路货”充斥国内辅料市场,这些厂商唯一的招术就是压价。
国产辅料成为“低档货”的代名词,国内一些生产高档服装的企业,不得不转求国外辅料品牌,到头来上演了又一出“出口转内销”的尴尬场面。
显然,针对如此的局面,曹平选择技术为突破口。目前,企业相关的技术专利,正在批复中,他的企业也马上被列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业。
其实,作为香港宏达公司的重要成员之一,南通海汇生产的服装辅料产品都是以wendler的品牌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汇的中高档衬衫衬系列产品,像免烫衬布、超低缩率衬布、超低甲醛衬布、水溶性衬布、防油抗污衬布等功能性升级产品,相继成为ARMANI、HUGO BOSS、POLO,以及山东鲁泰、雅戈尔的“里子”。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文/齐元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