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规划:东桑西移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目前“东桑西移”项目基地已初步形成云南保山、四川珙县、广西横县、安徽霍山等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典范。通过股份合作制、租赁经营制、技术承包制、联合经营制等多种形式,将公司、基地、农协、蚕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相连接,确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互惠经济关系,大大提高了产业竞争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东桑西移”也加快了“东丝西移”的步伐。广西、云南、陕西不仅上了缫丝、绢纺生产线,还建成了丝绸织造厂,实现了茧丝绸深加工零的突破。湖北、四川、江西等省蚕丝被生产正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年产蚕丝被已达10万条以上。龙头企业在投资蚕桑基地,把东部的技术、管理、销售渠道和经营理念带给中西部的同时,一半以上就地发展缫丝生产,平均每个企业可吸收800~1200个农民就业,形成了“蚕农家有缫丝工、缫丝女工在农村”的新型工农关系。
今后3年的目标及主要任务
按照《规划》部署,2009~2011年推进和深化“东桑西移”工程的目标是:重点巩固发展现有中西部地区蚕桑生产基地,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栽桑养蚕模式;延伸中西部地区缫丝、织绸产业链,提高企业加工水平;在全国发展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形式、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丝绸企业。
今后3年的重点任务是: 进一步优化茧丝绸区域布局,发展新型丝绸产业集群。鼓励东南沿海地区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丝绸产业和产品;推动和引导丝绸加工企业向中西部转移,鼓励中西部地区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丝绸加工基地,鼓励沿海丝绸企业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继续推进和发展新型丝绸产业集群,引导丝绸产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鼓励企业入园建设,提高丝绸产业集聚度;利用国家扶贫开发、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各项政策,结合“东桑西移”工程,在蚕桑生产集中地区建立丝绸工业园区或生态示范园区。
加强产业链建设,延长深加工链条。通过“东桑西移”工程专项支持,在农业、工业和贸易各环节,推动茧丝绸产业不断向集群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提升,形成一批特色茧丝绸企业及生产基地。
建设茧丝绸科技链,鼓励自主创新。建设茧丝绸科技创新中心平台,进行蚕桑品种、丝绸加工等关键技术的集合创新,用高新技术放大资源优势。在蚕桑领域,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信息、技术、资金、管理、市场等优势,带动蚕桑基地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通过资源互动,实现传统蚕桑生产向现代蚕桑生产的转变。在工业领域,针对行业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筛选一批有价值、有市场的科技成果,做好转化工作,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要逐步建立以骨干丝绸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和投入机制,加强面向全行业的标准、检测、信息等公共基础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积极支持开展“缫丝生产水、热重复利用”的节能降耗项目;积极支持丝绸材料创新,开发“高保胶丝绸产品、床上及装饰用品、高档丝绸印染产品”等复合型、差别化、功能性新型丝绸纤维,推动丝绸产品更新换代。
深化茧丝绸组织链,形成新型发展机制。各地要不断创新经营组织形式,在“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基本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形成适合当地特点、类型多样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逐渐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要继续深化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改革,加强基地企业与农民的联结,推广租赁经营制、股份合作制、技术承包制、联合营销制和双向培养制等基地建设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工贸紧密型联合体,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机制和相对稳定的蚕茧产销关系(包括风险补贴、补助等),把蚕农与市场对接起来,解决“蚕茧难卖”和“茧贱伤农”问题,对农民利益进行保护。
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引导、多形式搭建服务和交流平台,完善茧丝绸行业信息链,促进茧丝绸商品的国内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