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下移 中间定位的服装品牌竞争加剧
生意社6月3日讯 商品价格在任何时期都是敏感的,在经济运行难寻底部的现实环境下尤其如此。一般来说,当人们对未来经济收入有较好预期的时候,便会对当下的消费支出有所放松;反之,则会紧缩“银根”,并会作出不同程度的消费下移选择。
在北京某广告公司工作的李世春,最近两个月不时地光顾位于北四环的华堂商场;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里,就职于上海某五星级酒店管理部门的王琰也每逢周末都会赶场似地光顾各式各样的服装特卖会。他们这样做的唯一理由是,商场花车里的衣服太便宜了:一件过去卖570元的levis时尚T恤,现在仅售50元。他们无法拒绝这种价格的诱惑。
而本土服装品牌在这期间大多受到一些销售影响,于是在价格方面的调整也各种各样。有的调整是百货公司的促销活动,比如北京太平洋百货就开展了买100返40的活动,还有新世纪百货全场5折的活动。这些商业活动和往年促销活动不同的是,以往百货公司买100返40活动大多是出售之后的返券用来支付下一次购买金额,而本次几乎是在顾客选择好之后就之间按照返点来收费。
而最近北京滕氏品牌是最主动打折的,价格几乎降到原有价位的5折。吉芬品牌在价格方面没有大的调整,品牌经营方面说对于很受经济环境影响的业绩,品牌只能挺着。
日前,来自瑞典的连锁服饰店、国际时装零售连锁巨头H&M北京首家旗舰店在前门大街开业,慕名而来的市民在试衣间前排起长队。
最近淘宝网交易业绩有了明显的上升,尤其在服装化妆品这些产品的交易板块可以说是名店大店风起云涌。
平价风向代替奢侈标杆
同时,卡地亚、万国等著名手表品牌的拥有者历峰集团也就前景的不明朗提出警告,其CEOJohannRupert表示,历峰集团2008年10月份的销售增长减缓到1.6%,在美国和日本的销量分别下降了2%和7%。宝格丽的日子也不好过,其手表部分在2008年前9个月营业额下降了5.8%,7月到9月更是急速下降了7.4%。
在此时H&M高调进入中国市场,不能不说是欧美企业把中国看成了一根“救命稻草”。与H&M相似的还有日本的优衣库与丹麦的ONLY。并且,虽然ONLY品牌品位品质一直都让都市追求经典时尚的白领鄙夷,不过2009年年初破天荒ONLY却成为百货公司商业业绩排行榜上的冠军。
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H&M也没有理由放弃北京市场,在此时连开两家专卖店,并没有别的原因,而是北京市场的成熟度促使他们制订相应的开店计划。大家注意,他所强调的市场成熟度着实耐人寻味。好在中国的消费者还是很给H&M面子的,那“趋之若鹜”的购物景象,应该是群众自发而并非刻意安排。
其实,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欧美奢侈品品牌纷纷停止或延缓其在全球的商业布局,而大众消费品牌却在加快全球特别是在中国的开店速度,不只是H&M,像ZARA、优衣库乃至无印良品等趋同品牌也同样跃跃欲试。这恰恰说明了,国外品牌希望把握住危机之中消费下移所形成的商业机会,他们的运作模式及方法值得国内业界的关注。
“由于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各种本土服装品牌市场面临的问题都是价格问题,而事实上不是没有人买昂贵的服装,而是消费者更加看重品牌与信价比问题。”著名营销专家李光斗说,“以往本土市场上品牌非常迷信奢侈品,很多品牌都往高端攀升,在这条路上乐此不疲。不过现在大家又开始追求平价风潮,更多本土品牌操盘手发现,洋品牌如今都在打折降价,如果同样3000元一件的连衣裙,可以买国际大牌为什么要购买本土品牌。于是都开始重新调整价格,往平价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