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物期货:储备棉以其价格优势打压期现价格
生意社6月5日讯 受外围市场带动,4日ICE期棉在买盘支撑下,收涨百余点,成交量略有回落。7月合约最低至55.19美分/磅,较开盘跌76点。午盘后受美元走弱,外围市场谷物、黄金、原油走强的拉动,ICE期棉在尾盘快速拉高,7月合约最高至56.89美分/磅。盘终各合约收涨104-139点;其中7月合约收于56.88美分/磅,涨104点;10月合约收于59.15美分/磅,涨114点。在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之下,商品市场受外围市场的影响较大。
6月4日计划抛售储备棉数量为24447吨,全部为2008年度收储的棉花,竞卖自14:00开始,14:30开始倒计时,16:40闭市。共成交9440吨,流拍15007吨,成交比例为39%。竞卖平均成交等级3.4,较昨日的3.38降低了0.02;平均长度28.23,与昨日持平;加权成交价12618元/吨,比昨日降低15元;按照3%的品级差率、1%的长度差率计算,折算328级成交价为12739元/吨,较昨日微降9元。今日最高成交价13240元/吨,较昨日的最高价上涨70元/吨,存放在绍兴直属库;最低成交价12220元/吨,略低于昨日,多个仓库均有此价格成交。
抛储的成交价和成交等级呈小幅下降的趋势,随着抛储的持续进行,市场上现货资源的逐渐丰富,部分高等级棉的优势逐减,现货市场的价格也基本稳定,现在困扰着纺织企业的重要问题还是下游需求的不足,昨日商务部副部长表示,上半年出口负增长已成定局,可以见市场外需仍然不畅。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12756元/吨,跌6元,527级棉11521元/吨,涨4元。
昨日郑棉909合约全天维持弱势行情,价格已经下破60日均线,从周线图看,连续四周收阴下行,看来抛储对棉价的影响正日益明显。现在市场的焦点正关注在出口退税的问题上,从去年8月起,我国曾先后6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目前70%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实行“全征全退”,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也已提高到16%,出口企业正盼望着更大力度的退税政策,希望能以更大的价格优势来吸引有限的外围需求。
抛储棉花以净重结算的价格与市场上以公定结算价格相比存在着较大的优势,且储备的新棉质量有保证,所以在抛储的拉动之下,现货的棉价难有起色。期棉也难改偏弱的走势。
操作:以偏空的思路进行短线操作。(苏物期货投资研究部李砚秋)
- ICE期棉触及一个月高位,受助于德州天气忧虑和美国出口数据 (11-30 09:08)
- ICE期棉周四感恩节休市 (11-27 10:33)
- ICE期棉触及一个月高位,因天气预报显示德州有降雨 (11-26 08:00)
- ICE期棉从六周低位反弹,因美国收割进展缓慢 (11-25 08:41)
- ICE期棉收于六周低位,受商品市场普跌和技术性卖盘拖累 (11-24 08:03)
- ICE期棉周五受尾盘卖盘拖累收低,但本周上涨 (11-23 07:59)
- ICE期棉周四小涨,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走高 (11-20 08:33)
- ICE期棉周三连续第三日上涨,展期交易持续 (11-19 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