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棉纺企业面临“无米下锅”困境
生意社6月5日讯 河北是我国纺织大省,冀南棉区是河北棉区的主体,棉田面积占农田面积的八成以上,全省围绕棉花产业的从业人员至少300万人。记者近日在邢台、邯郸等地采访时了解到,由于国内市场上棉花价格过高,而进口棉又受配额限制,致使大部分纺织企业棉花储量不足,工厂设备时开时停,企业面临“无米下锅”的困境。业内人士呼吁,国家尽快出台对棉农的直补政策,畅通棉花流通渠道。
河北纺企普遍棉花告急
河北纺织企业以棉纺织为主,棉花作为原料的支出占企业成本的75%到80%。河北省共有大小棉纺企业数百家,涉及到棉纺织的产业工人大约40万人。河北省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耿蜀平表示,棉花价格一旦出现波动,会使销售、加工等相关环节连带出现问题,直接影响棉纺织企业生产。目前,河北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因棉花短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由于原棉短缺,邯郸市第二棉纺织厂眼下的开工率仅为40%。记者在该厂的原棉仓库看到,存储能力达1000吨的库房只剩下散乱堆放的棉花下脚料,数台棉花垒包机闲置在场外。仓储处处长任家说:“自2008年以来,厂里的原棉储量就出现了不足,所存棉花仅够维持20天的生产。”
邯郸海盛威纺织印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汉波说,“据我们测算,国内和国外棉花每吨差价在2000元到2500元之间,这对于国内纺织企业来说是个巨大的压力。国内纺织企业的一半产能供出口,成本上的巨大差价令国内纺织企业无法参与国际竞争,以致生存举步维艰。”
河北邢台方圆纺织印染集团拥有纺、织、印、染等整链条式的全能生产格局。方圆集团副总经理张富贵说,棉花收储带来的市场棉花短缺,使得棉价不稳定。在棉花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企业制成的棉纱、棉布的市场售价却没有相应上升,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大部分都在微利中运营。利润空间小也同时造成企业流动资金运转困难,因没有充足的资金购买棉花,方圆集团的棉花库存只能维持一个月的生产。
进口配额引发权力寻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棉花的大量收储,使得可供市场流通的棉花短缺,棉花价格持续攀升。同时,进口棉花受到配额限制,加剧了企业无棉可用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