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编织技艺——刘香兰的锦绣前程 (图)
刘香兰13岁时,第一次向母亲学习织锦。她初学织锦的作品是一条头巾,至今仍保存着。
“刚刚学时不懂织筒裙,只能织头巾,妈妈在旁边指导,自己凭着想象来织,断断续续地花了半个月时间才织完。那时村里的每一位妇女都懂得织锦,农闲时大家都聚在一起,你织你的,我织我的。”正因为这样,刘香兰觉得学习织锦,是女孩子必备的,最为重要的是她本身就十分喜欢。
织完头巾,她开始学着织筒裙。跟妈妈学习完毕,她又跑到祖母和外婆那里学习。总之,在她的想法中,要织出最漂亮的黎锦。
20岁那年,刘香兰嫁到番茅村。
新婚生活刚刚开始,比较困难。但是就在番茅村旁边,当时有一个黎寨旅游点,那时中线旅游十分红火,该黎寨每天都会接待上千人次的游客。
守着这个黎寨旅游景点,刘香兰开始想到赚钱贴补家用。即使在自己怀孕时,刘香兰也没有停下织黎锦。织好的黎锦卖给游客,收入还是很可观的,每个月都会有四五百元的收入。
靠着这些收入,家里的家具、衣柜等生活用品渐渐地添设完毕。刘香兰的小孩出生后,她还在坐月子时,就拿起腰织机,继续织锦。丈夫骂她,你赚钱不要命了?她说,没办法,一位香港客人找到她下订单,要订几件黎锦送给国外客人。
坐月子中,香港客人订的四条黎锦如期织完。在这之后,刘香兰把孩子交给婆婆看管,仍靠织锦养家糊口。
刘香兰说:“村里田地少,赚钱十分困难,几乎所有家当,还有孩子上学读书的费用,都是靠着织锦得来的。”
她没有想到,母亲教给她的织锦竟成日后养家糊口的手段。
屡次在织锦大赛中获奖
在刘香兰的家中,许多幅照片都与织锦有关。有广州的、香港的、台湾的,以及国外的一些游客,都和刘香兰有合影留念。刘香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这些照片上的游客,都买过她织的黎锦,都称赞她织的黎锦漂亮。
除了照片,更多的是刘香兰的荣誉证书。这些证书,记录着多年来在各种黎锦纺织大赛上的获奖情况。
在2004年全省举办的黎族织锦大赛上,刘香兰织锦无论从花纹的精美程度还是从织锦速度上,都领先于其他选手,夺得一等奖。
而让刘香兰最为高兴的是在2006年海南省举办的织锦大赛上,这次全家都参加,收获颇丰。刘香兰的母亲和大嫂分别获得老年组的一、二等奖,刘香兰获得中年组的一等奖,而刘香兰大嫂的两个女儿,分别获得青年组的一、二等奖。
就在刘香兰不断获得黎锦比赛大奖的时候,她却发现在自己身边织锦的人越来越少。老一代人不断离去,下一代人却不愿意再去学习接触织锦。即使是自己的女儿,对于黎锦虽然有兴趣,但却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
一直靠织锦养家糊口的刘香兰在2001年遇到了问题,自己家旁边的黎寨旅游景点搬到了三亚。游客少了,自己织的黎锦卖不出去了。于是,她改养猪和酿酒维持家用。
虽然养猪酿酒收入也不少,但是刘香兰对黎锦依旧放不下,空闲的时候,总是会拿起织机织锦。2004年,有一位老板在五指山市成立一家织锦公司,需要织锦人员,刘香兰第一个报名,每天依旧拿着织机,穿梭来去。看见自己织出的黎锦拿到市场十分受欢迎,刘香兰多少感到有些欣慰。
与村里姐妹创办黎锦公司
2005年,刘香兰突然有个想法,自己要创办一个织锦公司,把全村的妇女集合起来织锦。这样,一来可以让黎锦得以传承,让更多的人来织锦,二来可以赚钱贴补家用,带领全村妇女致富。
当刘香兰有个这个想法时,第一时间就告诉了丈夫王启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丈夫十分支持。就这样,她东筹西凑,借来了5000元钱,成立了一家织锦公司。
成立公司后,自己一方面要做村里妇女的工作,让她们加入到织锦的行列之中。一方面自己又要跑市场,打开市场销路。同时,自己还担负起培训村里妇女织锦的任务。
刘香兰对海南日报记者说:“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些勇气,可能是自己对织锦太热爱了吧,不想让黎锦失传。”
今年6月2日,得知自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时兴奋不已。她说,“我现在关注的不仅仅是黎锦能给村里姐妹带来多少收入,更关心能有多少年轻人学习织锦。现在成了传承人,感觉身上的担子突然重了,但我相信我和村里的姐妹能把黎锦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