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黎锦编织技艺——刘香兰的锦绣前程 (图)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6-11 10:00:16  来源: 海南日报 收藏

 五指山市番茅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锦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

  生意社6月11日讯 今年41岁的刘香兰没有想到,自己儿时随处可见的黎锦,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流失如此之快,今天会成为重点保护的对象。她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因为懂得编织黎锦,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香兰13岁随母亲学习织锦,15岁独立开始织锦,在海南省多项黎族织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许多精美的黎锦图案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中。在她的组织带动下,村子里的妇女们纷纷走出家门,展示技艺,加入到织锦的队伍中来。

  刘香兰关于黎锦的最初记忆,停留在幼儿时代。无论是母亲、祖母,还是外婆,家里都有着一个腰织机。当时她并不知道这叫腰织机,在她眼里只是一根带子和一些大大小小的木片木棍。只要有空,她们就会把它拿出来,坐在房前屋后的树下,反反复复地织起来。

  村里每一位妇女的筒裙、头巾,都出自她们这部织机。

  走进黎族织锦第一村

  凌晨6点,刘香兰开始起床,喂过家里猪圈的三头猪后,又看了看厨房酿造的山兰米酒,她匆匆地吃了一口饭,来到了她所创办的黎锦传习所。

  黎锦传习所,也是五指山市冲山镇番茅村村委会的文化活动室,当刘香兰来到这个房间时,村里的十几位妇女也陆续地来到,拿起腰织机,开始编织黎锦。

  番茅村地处五指山市市区旁边,从村里到市区,不到两公里的路程。因为刘香兰和村里的十几位妇女办起了一家黎锦公司,这个村也被称为黎锦第一村。

  村里的妇女每天都集中在村委会的文化室织锦,于是黎锦第一村和黎锦传习所的招牌都挂在了文化室外。

  走进文化室,一位位妇女正在忙碌着织锦,刘香兰也拿起自己的织锦,坐下来认真地织起来。

  村里妇女黄忠英对海南日报记者说,挺佩服香兰的,当时她说搞织锦公司,号召我们妇女学织锦时,我们还在怀疑她的能力,没想到现在村里有20多位妇女都加入到织锦行列。靠织锦,她们每个月都有一千多元的收入,而且还不耽误家里的农活,还可以上山割胶、下田割稻。

  13岁开始学习织锦

  刘香兰出生在五指山市畅好农场,母亲是一位十分能干的人。砍柴、喂猪、割胶、做饭,样样都是能手,但在香兰的印象中,母亲最拿手的还是织锦。

  每逢闲时,母亲总会拿出织锦的一套工具,随便找张草席,寻个树荫下,便开始织锦。所有的图案和样本都在母亲的脑子里,凭着娴熟的双手,母亲总能织出精美的图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黎锦  织锦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