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转型升级应把握好“度”
如今,毛织企业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数量,像颖祺公司所生产的普通毛衣价格就从原来的3美元涨到了5美元,企业利润率提高了25%,大大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危机面前,大概有20%的企业仍然不错,其生产经营销售以及效益还在逆势上升,也有的企业来不及做订单,这说明它们有核心竞争力,有抗危机能力。”
这也应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一直强调的那句话:“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要靠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
转型升级要打好基础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外贸发展必须转型升级,调整结构,占领产业价值链条的上一端,这是迫在眉睫的。
然而,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大家都搞高科技了,中国那么多待就业人口、那么多农民怎么办?国外那套做法似乎不太符合中国国情。”上海一家外贸公司经理金松对本报记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张小济的观点也是把就业作为考虑的出发点,他对本报记者说:“现在的关键是保出口市场、保国内民生,以劳动密集型出口为主的外贸业是解决就业的很大出路,中国出口占比最高的是吸收劳动力最多的纺织等轻工产业,这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的国情。不要小看它,它连接着就业、农民工、收入、消费等一系列环节。劳动密集型出口这么多年在国际市场打下一片江山,这是很不容易的,很多国家在这一点上都非常羡慕和佩服我们。温总理说了,劳动密集型出口在我国至少还要搞20年。”
“全国有1亿农民在吃纺织,有2000万职工在干纺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感叹,纺织行业就是问题的典型和缩影,它既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国际上占领了重要份额。对此,陈树津认为:“升级是多方面的,但不一定是以牺牲劳动力为前提。”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王忠宏认为,我国外贸模式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过程,关键是要掌握好“度”,如果在转型和转移时没打好基础,就会出现空心化危机。他建议尊重市场规律,培育一个产业一般需要七八年时间,不要操之过急。
“转型升级的主体是企业。”张小济认为,升级要跟着市场走,市场会调节,不是理论上说到时候了就该升级。其实,优秀的企业自有办法,还有捷径。例如雅戈尔在美国收购了POLO等系列男装品牌,将其产品和品牌都收入囊中,不用再花金钱和时间成本再创品牌,这样的例子其实已经不少。
但是很多外贸型企业不愿去冒险,因为产品的升级和研发需要的资金不是小数目,他们宁愿去模仿已经成型的产品,主动转型的动力就不足。针对这些目的只想生存的企业,专家建议政府必须引导和支持,尤其对有潜质的企业,通过培育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全球产业链循环,增创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