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挡衰退大潮 欧洲港口找寻中国支点
寻求中国支点
6月初,法国敦刻尔克港港务局率领贸易代表团来到上海,希望在危机下寻求合作,吹响了欧洲港口在中国推介的号角。
安特卫普港务局到苏州推介期间,苏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王志明对本报表示,苏州港希望借此开通直达欧洲的海运航线,目前已经与船公司、港口方面积极合作,争取早日实现。他表示:“这是国外港口第一次来苏州推介,并希望苏州商家把握在这方面的收购和贸易机会”。
在上海推介期间,敦刻尔克港港务局局长Martine Bonny表示,愿意与中国所有港口、船公司合作,并向中国企业完全开放包括港口投资、码头运营、物流产业领域。
虽然没有亲自率团来华宣传,但远在不列颠群岛的Angela Roberts却总是在询问,“什么样的手段最能吸引中国商家?利物浦非常希望中国投资方来投资码头或者展开合作。”
为何欧洲港口集体钟情中国?
2月份,中国政府赴欧采购,采购规模超过150亿元人民币。采购范围涉及能源、医药、服务、轻工、机电、纺织六个行业。记者3月份采访时,英国商界人士无不表现出了对中国前去采购的欢迎。
吴明华表示,“一般意义上讲,如果国内发生1万亿贸易投资,会为港口产生2.5亿的吞吐量。中欧贸易主要为低端商品,比如纺织品和机电产品等等。以贸易量吨位计算,吞吐量相当于贸易量的2.5倍。”
5月20日,在第十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中方表示,将在近期再向欧洲派出采购团,增加从欧洲的进口。中欧贸易再次燃起了欧洲港口们的激情。
吴明华说,“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欧洲港口都面临着战略选择,欧洲港务局千方百计提高港口中转效率。欧洲港口对中国市场锲而不舍的主要意图是希望吸引中国船东挂靠、中方入股以及中国货主在港口中转。”
谨慎为上?
来华推介的欧洲港口多选择上海等一线城市,但安特卫普却将苏州为其在中国推介的第一站。王志明介绍,苏州驻扎很多外向型企业,出口货物多以“区港联动”的方式操作,路线为先由陆路运抵太仓港,再经驳船运达上海洋山港,最后驶向欧洲。今后如果太仓港开通欧洲直达航线,货物直接从太仓启运,将大大节约成本。
吴明华认为,“安特卫普港试图将自己打造为西北欧的航运中心,区别于其他港口在上海一线城市推介,安特卫普已经开始提前布局苏州、扬州等二线城市。”
尽管欧洲港口如此敞开怀抱,主动吸引中国港口和船东投资,但一直以来,对于中国海运业来说,欧洲港口还相当陌生。
2008年,中远太平洋通过竞标花费43亿欧元拿下了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的2号和3号码头,且将在合同期内投资6.2亿欧元用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中国海运业为数不多的几例大规模欧洲港口投资。
中远集团的总裁魏家福曾表示,该港口集装箱中转的战略位置突出,尤其是对于小型船只,可以从博斯普鲁斯海峡直接到罗马尼亚、乌克兰和乔治亚的7个港口。该项目将于2014年完成,集团对于该项目的投资不会受金融危机影响。
相比之下,中远是幸运的。日前,国内媒体报道,比利时泽布鲁日港与上港集团入股谈判搁置。6月初,在上海推介的泽布鲁日港港务局主席库恩(Coens)透露了该消息。
科恩同时还表示,泽布鲁日港还在考虑同其他港口方接触,但是公司将重点选择与中国物流企业合作。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上港集团曾与马士基签订《关于比利时泽布鲁日码头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是上港集团的第一个海外码头项目。当时的框架协议规定,上港集团将获得泽布鲁日港40%股权。
据本报记者了解,无论是上港集团还是泽布鲁日港都对“搁置”一词讳莫如深,双方多次强调,该项目谈判只是暂缓。
海运业杂志《中国航务周刊》分析员曹亚文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海运业投资欧洲面临着当地法律和劳工问题等诸多不可测因素,虽然中国海运业资金不成问题,但是还是谨慎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