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服企勿授人以柄
清理贸易灰色地带
案例:俄罗斯清查“灰色清关”
6月18日,俄罗斯政府宣布将集中销毁价值高达20亿美元的中国“走私”商品,并要求莫斯科市尽快关闭数万华商赖以生存的切尔基佐沃市场。
这次行动是以清查“灰色清关”目的进行的。支持清查的全俄轻工业雇主联合会主席比留科夫表示,目前,俄罗斯市场上国产份额占20%,正规进口38%,剩下的都是走私或者非法进口。国有产品份额继续减少下去将威胁国家安全。行业充斥着来自中国和土耳其的不平等价格竞争。
而所谓“灰色清关”并非走私方式。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经济萧条,日用品严重匮乏,而中国轻工业产品在俄罗斯极具竞争优势,大大满足了俄罗斯普通老百姓对中低档商品的需求。于是,俄罗斯一些公司专门做起了“包机包税”、“包车包税”的生意,也就是说,发货人在我国发货、交钱,收货人在俄收货,其余中间环节,包括运输、通关、商检等统统由俄罗斯公司解决。俄海关委员会也批准一些“清关公司”专为这种贸易履行通关手续,收取税款。
但问题在于,有些“清关公司”为了偷税漏税,在货物通关后不给货主出具正式的海关报关单和税单,再加上俄政出多门,腐败现象丛生,很多政府部门的人自己搞“清关公司”,但当货物到达俄罗斯后,就什么都不管了,不会办理任何手续。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这为俄方随意查扣华商货物制造了借口。
俄罗斯事件的意义在于,在一个并未真正成熟的市场中,一些在过去日常交易中曾被认为介于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受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可能受到查处,进而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手段。在法律上,它的执行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统一政府采购
案例:美国购买国货条款
2009年初,美国通过了在经济刺激计划中“购买国货”条款。该条款规定,但凡美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下属的市场计划,必须使用美国出产的“美国货”。
这被普遍认为是一项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引起世界非议。
从法律上讲,用纳税人的钱购买国货是符合美国法律的,奥巴马总统在颁布该法律的时候声明该法律的执行会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因此,美国的这一举措也没有违反世贸组织义务的任何事情。
然而,这一举措却掀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热潮,如果每个国家的政府都限定政府采购只限定本国产品,那么,对于以出口为中心的中国来说,必然将受到巨大损失。
建立地区性贸易保护区
案例:东盟-日本经济合作伙伴协议执行
日前,东盟-日本经济合作伙伴协议(AJCEP)正式执行,这意味着包括纺织品、鞋类及皮革在内的众多产品类别中,东盟将得到出口日本商品关税至零的优惠。
同时,类似这样的贸易保护区将对非贸易区内的国家造成实际上的贸易壁垒。这种贸易区名义上对区内国家提供了更自由的贸易环境,然而,却无形中对非区内国家形成了贸易壁垒。
就此,越来越多的中国纺织服企也萌发了海外转移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