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布破解世界难题 有望为纺织业增千亿产值
全国纺织业“白捡”上百亿利润
“这一技术更大的意义在于容易推广。”宇恒星说,由山东如意、武汉科技学院、西安工程大学历时七年才研究出来的技术,已在如意试用。中国工程院梅自强、姚穆两位院士在评价该技术时,也用“工艺稳定,操作配套,易于推广,效益显著”来形容。
今年初,如意集团曾召开推广会,到会的除了中国纺织科学院、中国毛纺织协会、中国棉纺织协会、中国麻纺协会、中国化纤协会、中国丝绸协会、中国针织协会等主要负责人外,还有国内外500余家知名纺织企业的代表。据说,企业对该技术也纷纷给予好评。
以往不能用、不好用的材料,通过“如意纺”可以“变废为宝”,一个直接的好处是可以省钱。据介绍,借助“如意纺”,每吨纱线能节约成本7万多元,而随着新产品档次大幅度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可比原来提高10倍多。山东如意董秘王燕也表示,该技术已试生产,如果全面推广该技术,可使公司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同时还将缩短工作周期,提高效率。而根据业内人士的推算,该技术如在国内广泛使用,至少能降低生产成本两成以上,增加上千亿元产值和上百亿元利润,连带效应更是不可估量。难怪在推广会上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称“为利润空间正在被挤压殆尽的中国纺织企业带来了增扩效益的现实希望”。
外界也对这一技术抱以厚望。6月11日晚《新闻联播》报道该技术后,在深交所上市的山东如意,股价连续两天涨停。而之前的3月2日,由于股价波动幅度大,山东如意曾临时停牌披露该技术。其中或许有人借机炒作,但山东如意将大大受益于该技术不可否认。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全国推广该技术?将给中国纺织行业带来什么?
中国纺织有望不再“打廉价工”
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行业之一,近年来经历重重磨难的纺织业饱受质疑———除了被称作夕阳产业外,还被认为是“打洋工”赚辛苦的典型代表。“中国每出口八亿件衬衣才能够换回一架A380空中客车飞机”,从另外一个侧面折射出纺织行业的窘境,因为中国每出口一件衬衣才赚0.35美元。
还有一个常被提起的例子是,一件在中国制造的服装,中国企业只赚了几十美分甚至几美分,而贴上一个外国品牌后再回到中国,却卖到上百元甚至上千元。根据某年的数据,东莞和其他几个南方地区贴牌生产了全球三大男衬衫品牌40%的市场份额,平均每件衬衫的出口价格是50多元人民币,贴上国外牌子在美国的零售价格是每件70至120美元,而中国企业平均一件只有0.3至0.4美元的利润。
服装如此,面料也是如此。被古罗马称为“丝之国”的我国,虽然现在仍是纺织大国,但很多企业制造出来的面料,曾因水平低而被视为低档货,难入顶级品牌大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毛纺织产业年产量就跃至世界首位,但由于档次偏低,出口的精纺呢绒价位一般每米在4至6美元,大大低于国际售价。在今年2月份举办的全球最高级别专业博览会———法国第一面料视觉展上,山东如意首次取得入展资格,也是第一家取得资格的中国纺织企业。
在中国很多行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已成为发展的两大“瓶颈”,企业只能看别人的脸色,只能赚微薄的“汗水钱”,彩电等行业就是如此。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曾表示,纺织服装要变“夕阳”为“朝阳”,需要核心技术,要改变托钵“乞讨”、为人做嫁衣的命运更需要核心技术。邱亚夫说这话的背后是,山东如意已成为可与意大利、日本、欧美等高档精纺面料生产基地相抗衡的中国企业,阿玛尼和BOSS等世界顶级品牌大量采购其产品,平均单价比国内企业高出一倍。
纺织界人士对“如意纺”的评价是:打破了中国人在世界纺织科技方面几乎空白的尴尬局面。“希望‘如意纺’不仅能给中国的纺织企业带来利润,还能带来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改变‘打廉价工’的现状。”一位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