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重创纺织业 四招提振行业信心
生意社7月28日讯 全球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为保护本土企业的正常运作,一些有碍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贸易壁垒陆续浮出水面,反倾销、增关税等手段被提上日程,如无辜征收关税等手段,已日渐为缺乏原料优势的欧美等国家所常用。
近来,哪些国家扛不住经济压力而兴起贸易保护主义?分别采用怎样的手段和借口?这又将对我国纺织业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我国纺织业该如何应对?
反倾销调查泛滥
案例:印度对粘胶人造丝纱线征收关税
印度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粘胶人造丝纱线征用了11.38美元/千克的反倾销关税,以保护国内行业。印度政府曾对进口的其他几种产品征用了反倾销关税,包括纱线、面料、彩色电视显像管、部分铝产品和化工产品。
呼吁购买本国产品
案例:澳大利亚呼吁购买本国产品
澳大利亚一家生产校服的工厂Poppets校服关闭了一部分机器,同时将裁减47个工人,原因是一家澳大利亚采购商开始采购中国生产的商品。
“纺织品,服装和鞋履联盟”的一位官员针对这些工厂倒闭现象呼吁消费者采购澳大利亚工厂在本土生产的产品,不要采购外国生产的产品。
提高关税
案例:南非为保护本土市场提高纺织进口关税
南非工会大会欢迎把35种进口服装税目关税从40%提高至45%。这些关税的目的是保护本土市场,抵制廉价进口,因为廉价进口可能破坏当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
统一政府采购
案例:美国购买国货条款
2009年初,美国通过了在经济刺激计划中“购买国货”条款。该条款规定,但凡美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下属的市场计划,必须使用美国出产的“美国货”。
这被普遍认为是一项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引起世界非议:如果每个国家的政府都限定政府采购只限定本国产品,那么,对于以出口为中心的中国来说,必然将受到巨大损失。
建立地区性贸易保护区
案例:东盟-日本经济合作伙伴协议执行
日前,东盟-日本经济合作伙伴协议(AJCEP)正式执行,这意味着包括纺织品、鞋类及皮革在内的众多产品类别中,东盟将得到出口日本商品关税至零的优惠。
同时,类似这样的贸易保护区将对非贸易区内的国家造成实际上的贸易壁垒。这种贸易区名义上对区内国家提供了更自由的贸易环境,然而,却无形中对非区内国家形成了贸易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