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针虽小玄妙无穷 苗族刺绣开辟新商机
八年坚守千年传承
早在2001年底,张女士就开始筹备“硕勇坊间”的生意,至今已是第八个年头。张女士是上海人,说起当年与苗族刺绣的结缘,仍然记忆犹新。在一次旅游中,张女士接触到了苗族刺绣。由于本身自己也是搞纺织业的,所以对刺绣方面还算在行,看出了苗族刺绣特有的复杂工艺,随即大感兴趣。现在年纪轻的苗族人都能够讲普通话,所以沟通没有障碍,张女士很快便与苗族人打成一片。
对于苗族刺绣精湛的技艺赞不绝口的同时,张女士随即想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这么优秀的民族手工艺,应该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宣传。众所周知,苏州的刺绣远近闻名,中外旅客如果是第一次到苏州,必然要带几件绣品回去。苗族刺绣与苏州刺绣风格不一,相比之下反而更有难度、更值得玩味,却至今仍然默默无闻。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历史上苏州很早就是江南著名的水乡,手工业发展迅速。张女士认为,不能将苗绣埋没在山沟沟里,要将它带出来,为它寻找出路。于是她决定在上海开一家苗族刺绣精品店,一点一点做起,让更多人知道苗族刺绣,了解苗族刺绣,进而喜爱上苗族刺绣。
一开始“硕勇坊间”的生意并不好,张女士坦诚说,由于种种原因,头两年一直在亏。但是她一直认为,文化是有生命力的,只要坚持发扬民族特色,并不断与时俱进,加以改善,苗族刺绣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块市场。事实证明,坚持就会有收获。如今,“硕勇坊间”不仅生意走上了轨道,还积累了一批DIY苗绣的学员、爱好者,大家一起将苗绣做大做强。张女士说,很难评判现在这家店的价值,因为在开店的同时,她也是在收藏一些珍贵的苗族刺绣,等再过几年这些最原始的、纯手工制作的东西一定会升值。张女士始终相信,推广苗族刺绣是一件对于整个时代来讲重要的事情。
创意园区搞创意
8年前选择上海的田子坊开店,是因为这里是创意园区,正适合像苗族刺绣这样对上海这座城市来讲很新的事物。然而8年前的田子坊很少有人知道,这可能也是“硕勇坊间”先前两年亏本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田子坊不论白天晚上,都挤满了人,成为了上海的一个新兴旅游景点,主要是外国人较多,有的人称之为又一个“新天地”。这给“硕勇坊间”苗族刺绣精品店的生意带来了许多客源。据张女士介绍,她店里的客户以外国人居多。一方面是他们更具备这方面的意识和修养,另一方面店里商品价格的因素,在当代更没有几个中国人有那闲情逸致每个星期花两个小时坐在这里学穿针引线的手上活。买东西的大多是外国游客,他们认为苗族刺绣朴实、细致、热情的艺术风格很能代表中国。而苗绣DIY的学员们许多是外国的全职太太,以日本家庭主妇为最多。
田子坊所在的泰康路附近,居住着许多外国家庭。根据某些国家的习惯,太太生产后就在家里带孩子,白天把孩子送去学校后,太太便过来学习刺绣,回去给老公孩子享用自己亲手绣制的东西,感觉很温馨。这也贯彻了苗绣最古老的意义——苗族姑娘出嫁时都要为自己绣一件嫁衣,代表把爱缝进了衣服,等做了妈妈后又为自己的孩子绣衣服,代表把爱传递给下一代。如今,全职太太们在田子坊的“硕勇坊间”DIY设计自己的刺绣作品,正符合田子坊创意园区的初衷。
多样形式促发展
张女士为了传承苗族刺绣这一民间手工艺,做了许多工作。不仅仅开店,她曾经去苗族聚集区举行刺绣比赛、建学校等。张女士认为,当苗族刺绣成为大家都熟悉的商品,苗族人便可以不用以刺绣为生,但作为每个苗族人,必须要会,就像中国人不一定人人都要成为诗人,但一定要会背几首唐诗。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
接下来,张女士还准备完善整个苗族刺绣的体系。苗族刺绣从古代传过来,都是口口相传,手把手教,没有文字,更没有影像资料。张女士就准备将苗族刺绣的一整套技术和方法编写成书,拍成教材片,以便存档。她还总结了之前民间手工艺不太受欢迎的原因,因为民间手工艺者通常不懂得设计,更不懂得如何设计才能与时代接轨,所以民间手工艺品有时会被认为很土或者很过时。其实只要变动其中的某些元素,将民族特色与时代主旋律巧妙地结合起来,同样的一件手工艺品就会更加生动,受欢迎。张女士找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研究怎样的设计能使苗族刺绣的商品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她说:“没有人肯为设计买单?我来。”张女士也做过一些慈善活动,比如四川地震时,她拿出收藏的苗族刺绣珍品去拍卖,所得的款项捐献给灾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