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商场偏爱“洋品牌” 小品牌路在何方?
生意社7月30日讯 品牌服装与商场基本都是合作联营方式,存在周转期,这月卖货下月给商场开出发票,商场才返款,效益好的商场返款快,不好的则要欠几个月甚至几年。
笔者对服装行业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在各一级城市的大商场里,服装品牌严重雷同,“千店一面”的情况非常突出。而同时,地方特色的服装品牌却难觅踪影,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也偏低。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呢?是地方服装品牌宣传不够,还是另有隐情?服装行业的发展到底存在哪些软肋?
一、首先,商场门槛太高,地方品牌负担不起
商场是品牌服装展示的最好舞台,服装厂家有的感叹想进进不了,有的却是根本不想进。一企业董事长一语中的:“进商场连辅料都要检测,若不做品牌只做批发,没必要这样折腾,倒不如按地摊货倾销。”
还有一些厂家则反映说,品牌服装与商场基本都是合作联营方式,存在周转期,这月卖货下月给商场开出发票,商场才返款,效益好的商场返款快,不好的则要欠几个月甚至几年。此外,还要给商场30%的提成,再加上税款、成本、人工和水电等费用,就占去50%以上,对厂家来说,没有太多的利润。
海南省一家品牌女装原在全省各大商场均有专柜,后陆续撤柜,目前仅保留海口两家商场内的柜台。该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说,商场是个残酷的战场,一般是按年签合同,一批货不好卖就要及时下架,换上新货,如确实销得太差了,商场就要求换品牌或撤柜。“做品牌,公司要有实力能扛得住,不像个体店,租金交了有铺面,这月生意不好,下月再努力。我们厂家大多规模不大,于是更热衷于在街上租铺面叫卖。”
二、商场偏爱“洋品牌”
各大商场都是千店一面,服装品牌重复率高,无非都是欧时力、艾格、Esprit、Only、Veromoda、贝拉维拉、Cara、阿玛施、韦欧犹思、芮玛等,高档一点的商场有Maxmara、Tommyhilfiger、Palzileri、纪梵希、Zara等,还有就是一些个大家熟悉并认可了的男装品牌和运动品牌。如何是二、三线品牌很难入商场的“法眼”。
三、小品牌的出路在哪里?
从消费者的习惯分析,近年来,年轻人选择在批发市场购物。原因在于:
1、厂商服装价格高、款式雷同、售货员太热情,让消费者产生逆反心理。
2、较之高档商场而言,服装批发市场凭借低价位、流行的款式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
随着国内市场的纵深发展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品牌意识已毫无阻挡地进入寻常百姓家,进入消费相对低端的批发市场,批发市场早已不再是品牌的盲区。对于品牌而言,服装批发市场,没有准入的通行证,所有商家公平竞争、一视同仁,只要给钱有位都可进驻,有利于小品牌的成长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