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男装企业现状分析
生意社8月19日讯 温州的男装企业正走向两极分化,或成为生产企业,或成为营销企业。未来的温州很可能成为全世界精品男装的加工基地,这个定位是在对男装市场的分析、男装特点分析以及对自己的优劣势分析基础上定出来的。
温州男装企业的竞争是当前企业营销活动最深层、最高级的竞争形式,是企业的实质与核心,也是男装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温州男装企业首先要放弃那种先生产后销售的传统营销观念,切切实实地建立起以顾客为导向的现代营销观念,并把这个观念贯彻和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积极做好各项营销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既定的营销目标;最终,企业才能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温州男装企业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里,以设备好、加工成本低等优势,在国内迅速崛起。但是如今,与全国各地的服装企业相比,这些优势已经不再存在。论生产成本,中西部地区的成本更低。过去温州服装企业还不惜血本请形象代言人(报喜鸟先后有任达华、任贤齐,庄吉有周华健等),在央视投广告“砸出”知名度占领市场。而现在国外的品牌进来,知名度本来就高,二线品牌价格和温州男装相近,温州男装原先的价格优势也不明显了。
在过去的一年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温州有不少服装企业悄然倒闭,服装业增长速度从年增长30%以上减少到去年的16.6%。当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年增长仍达30%,不少知名男装企业定牌加工已达产量的七成以上。
行业投资增速过快,竞争进一步加剧。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查和研究,缺乏有效的引导,社会服装生产规模的扩张大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视性。一些新增生产能力都集中在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常规产品,如西服、衬衫等产品上。男装生产渐成格局,知名品牌求“系列化”、“层次化”趋势明显,在扩大规模效益、经销策略和营销方式上大动脑筋,但鲜有企业花大力气在深入市场调研、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研究服装板型设计以及相关基础研究等方面下真功夫。因此才会出现一方面服装供量过剩、价格猛跌,另一方面消费者仍有买不到称心如意服装的局面。
服装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一是生产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自2001年四季度以来,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上涨21.8%,棉纱、棉布价格分别上涨15.5%和10.8%。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2007年7月的月报表:直到2010年,世界棉花产量仍将持续减产,棉花价格上扬已成定局;生产经营成本增加,随着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产品升级换代、管理费用增加,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最近几年一直以10%的速度递增,企业利润增幅锐减。
设计模仿与自主创新并举。温州男装的设计能力比较弱,纺织品面料缺少新品种,缺乏领导时尚和潮流的能力,市场竞争过分依赖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国内高档服装的设计、板型和面料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和模仿国外的技术。
精细营销造就销售新动力。前些年,服装进入市场,不少企业简单用广告宣传,依靠模仿和跟进的能力很快获得了成功。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服装业竞争的形态,消费市场的提升对服装产品个性化的要求提高,产品生命周期极短,因而激发了企业主动创新的意识,大部分企业加强了自主创新的力度。
企业投资和经营方式多元化。行业自主增长因素增加,近几年来温州服装企业普遍感到服装生意越来越难做,“难”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减利因素增加,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市场对于品牌所代表的产品差异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感到茫然;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需要持续的创新能力;生产加工机制向品牌经营机制转变,短期内难见效益;国内缺少原创品牌发展的氛围……因此,业内一批实力较强的服装企业,纷纷采取投资和经营多元化战略。这些企业依靠服装产品品牌扩张,服装品牌借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延伸到其他品牌。目前,温州服装行业的投资主体是以民营为主,新一轮国际服装制造业转移,大量外资企业在与中国服装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行业内企业已完全成为独立自主的竞争主体。
重视硬件,轻视软件;注重外功,忽视内功。对于许多服装企业来说,投入大量资金对企业和产品形象进行策划和宣传,引进先进服装生产设备和电脑系统,都已不成问题,但声势浩大的外表后面到底有多少货真价实的内容,如先进设备的利用率有多高、投入产出是否合理、企业的发展后劲如何等,企业家心里难有一本明白帐,这直接影响到每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