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锦达 产业用经编纺织品的开拓者
生意社9月2日讯 辽阔的天空,巍峨的雪山,2006年的青藏高原分外壮丽。这一年的夏天,被世人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作为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地基保障,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品质经编土工材料在“天路”中被大量采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经编土工材料的推广使用曾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交通、建筑领域的专家都不敢使用这种表面上看起来与钢筋大相庭径的新型材料。对此,浙江锦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雪康奔走于大江南北,四方呼吁,突破重重困难,才让这一日后被国家众多重点工程采用的经编土工材料得以广泛推广,也使马桥众多的经编土工材料生产企业得以成长和发展。
说到叶雪康与经编的渊源,很多人都会把他和“海宁经编企业第一人”联系起来。的确,现在的经编产业已经成为海宁市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马桥的经编园区也成为全世界经编企业集中度最高的产业集群地。改革开放初期,叶雪康在1981年带领一帮有志向的农村青年,一路奋斗,历经千辛万苦,使海宁的经编企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甚至可以说是他的企业引领着海宁经编延伸到今天的产业群,并逐渐打开了经编产业从服装面料走向产业用新材料的发展道路。
艰难中起步
上世纪80年代初,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起来,但当时的农村缺知识、缺技术、缺人才,乡镇企业都停留在最低端的层面上,马桥也就是当时的红旗公社只有水泥厂、丝厂、砖瓦厂等主要靠力气吃饭的小企业。那么能不能办一家像国营企业那样真正靠科学发展、靠技术赢利的乡镇企业呢?这成为当时公社领导的一个大命题。一次偶然的机会,大家从外省了解到经编厂效益很好,值得一试。说干就干,公社很快成立了经编厂筹备委员会,时任公社粮食加工厂出纳的27岁小伙子叶雪康,因为是文革后的第一批高中毕业生,而且聪明勤快、踏实肯干,成为了筹委会的一员,并被定为经编厂的负责人人选。
方向有了,筹委会有了,可是设备在哪里?技术人员在哪里?生产原料又在哪里?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湖南常德纺织机械厂倒是有不错的经编机,可是全部供给国营企业,乡镇企业很难获得。那时国家的纺织原料主要还是棉和麻,化纤非常少,即使有,也根本轮不到新办的乡镇企业。那么只能先从技术人员下手。1981年,由叶雪康带队的一行9人到江苏如东一家经编厂进行了2个月的封闭式培训。这一趟培训,不仅让叶雪康学到了有关技术,更让他找到了奋斗的目标。如东的这家经编厂,有着每年150万元的利润,这在当时的农村青年眼里,就是天文数字。经编的效益好到这种程度,让叶雪康的头脑里有了梦想和憧憬。正是从这一刻起,他开始放下所有顾虑,忘我投入,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不能辜负了公社领导的期望,要把厂子办起来,办得和国营厂一样红火!
1981年9月,经过多方努力,几台303经编机终于运到马桥,“红旗经编针织厂”正式成立。
万事开头难。办厂伊始,为了购买到质量、数量都能保证的原料,为了寻求合适的染色后整理企业,叶雪康一根扁担、两个蛇皮袋,挑着自己的产品四处奔走,坐轮船、挤公交车、走砂子路……他的汗水换来了成绩,经编机生产的化纤蚊帐由于在透气性、透光度方面都比国内传统的棉布蚊帐要好,而且色彩柔和好看,上市后很快打开了销路。
叶雪康和他的兄弟姐妹们趁胜追击,开发了内衣布、衬衫布等一系列产品,打破了“你们农民办不了搞技术的企业”的断言,红旗经编针织厂成为当时国内第一批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企业之一,并接过了国营企业经编产品研发和市场需求分析的接力棒,逐渐成长为国内经编行业的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