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出60年来"美的历程" 南京老裁缝的"服装演义"
生意社9月2日讯 1947年的冬天,14岁的张承广裹着棉袄从安徽老家一路颠簸到南京。经熟人介绍,在估衣廊一家香港人开的“哲诚氏服装店”落脚,学起了裁缝,转眼过了60多年。60年的岁月里,张承广做了无数件的衣服,从列宁装到喇叭裤,布料从耐磨的卡其布到舒适的桑蚕丝,颜色也从灰黑为主色调转变为今天的五彩缤纷。
服装是袖珍的戏剧,是时代最直接的“话语”,纵观新中国60年的变迁,点点滴滴都体现在老百姓的穿衣打扮上。众多像张承广一样的老裁缝师傅们,一针一线地缝出了南京人60年来“美的历程”。
50年代“做套列宁装,留给结婚穿一穿”
新中国成立时,张承广老人年仅16岁。“解放后,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很多人都不敢再穿,中山装和列宁装就成为时髦的衣服了,列宁装就是西装领,双排扣的蓝布上衣,下方各有一个斜口袋,穿起来确实很好看。”张承广老人回忆说,“那个时候,不管男同志还是女同志,能有套列宁装就很不错了,当时流行一个顺口溜,‘做套列宁装,留给结婚穿一穿’,长江路上当时有好几家裁缝店,不少人都拿着布料去找师傅给自己做,做一套列宁装加工费是1块6毛钱,除了列宁装,男同志穿的最多的就是中山装,一直流行到80年代”。
提起50年代,张承广印象较深的还有在南京风靡一时的苏联大花布。“当时中国从苏联买回来很多花布,积压厉害,政府就动员老百姓买回家做衣服穿,新街口胜利电影院里就有得卖,很多人都跑过去买,特别是机关干部更是带头买,花布上面印的全是大朵大朵的牡丹花,非常刺眼,和那个年代老百姓的穿着很不搭配,不过当时大家都那么穿,感觉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很多年轻人和中年人抱着大花布到裁缝店里做成花衬衫,不管男女都美滋滋地穿着,特别是男同志穿的话,开会的时候是要受到表扬的,领导会跟那些不好意思穿的人说‘你看看,有什么不能穿的?这不很好嘛?’”
60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60年代初,30来岁的张承广已经结了婚,先后生下了5个孩子。为了让生活更好过,他在长江路路口盘了个店铺,起名“广兴服装店”。在他的记忆里,那时裁缝店的生意依然不太好。“60年代初期,老百姓没什么衣服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和老太婆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当时布票紧缺,但是补衣服是不要布票的,当时街上就有人推着小车,上面放台缝纫机,敲锣打鼓的,吆喝补衣服,后来政府又号召老百姓要‘翻翻箱底子’,旧衣服不穿可以改改再穿嘛,新中国成立后旗袍和长袍都不流行了,一些人就拿到裁缝店去改,旗袍改成背心或者上衣,穿着也挺好的”。
提及当年帮人家改衣服的情景,张师傅依然记忆犹新。“当时为了生存,裁缝都要动很多脑筋,把一件长袍改成一套中山装,可以说是挖空了心思,你就不知道要剪多少片,一剪刀剪错了,那就全部报废了,拿着客人的身材尺寸和拆了的大褂布料,琢磨来琢磨去,最后衣服做好,剩下的布料连做个裤带襻子都不够,当时就要达到这种境界。”张师傅开玩笑地说,“接到这样的生意真要少活10年,当时米是9分钱一斤,改套衣服能拿到10块钱,但这个钱真是很难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