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鞋子的“非遗”商品梦
生意社9月4日讯 杨兆华有一双精美且不忍下脚的鞋子。
这双鞋,由甘肃民间艺人手工刺绣而成,鞋面上盘着一对灵动的龙凤。这双鞋,在英国的网络上售价300美金。
而这并不是热销的唯一产品。一对中国手工刺绣的杯垫,同样在讲究茶文化的英国供不应求。这款售价高达100美金,被当作艺术品的商品,最初的创意正取材于西北民间鞋样。
“想想看我们西北省份的人均产值,再看看这样一款产品的终端售价,怎么不让人心动?”杨兆华说,“何况,在英国,我们制作的刺绣产品是被当作艺术品来对待的。”
从今年年初,贸促会家纺分会副会长杨兆华就开始琢磨,怎么能把纺织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8月25日,在他的努力下,南京云锦、兰印花布土家织锦、苗族蜡染、鲁绣、藏毯、苏绣等纺织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齐亮相中国国际家纺展。但在他看来,这只是“非遗”商品化的第一步。
根据纺织工业协会权威数据,今年上半年,家纺行业出口;较上年同期增幅回落了近30个百分点。
而同样,行业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三分之二的企业销售收入下降0.3%,利润总额下降114.56%,这部分企业平均利润率为-0.14%。
为何在这个节点上引入“非遗”商品化的探讨?
“纺织业遇到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出口下降的问题,我们已经到了结构必须调整的时候了。”杨兆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除了渠道改革,我们必须努力提炼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提升设计,朝着高端产品线努力。”
另一个出路
南通的吴鑫洗拥有一家年产值3亿多、年利税不到1000万的家纺企业。和当地其他家纺企业类似,出口贸易占到每年收入的90%以上。
几年前,有德国的商家找上门来,希望能从他这里进口传统的土布。很多南通人家里,世代都能做手工的土布。在老陈的印象里,这些“体现劳动人民本色”的土布好像艺术价值并不算大。但是,这种纯手工的天然织物很得欧洲人青睐。
南通是我国家纺重镇,大大小小的工厂竞争激烈,行业格局基本固定。想要突破发展瓶颈,对企业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土布的畅销让老陈燃起了希望。
很快,他发现,德国的进口商拥有更大的利润空间。吴鑫洗工厂里的成品土布到了德国进口商手中,通过400度高温的先进后道工序处理,手感会变得更加柔软,但土布原有的韧性却仍然可以保持不变。经过加工后的土布,在欧洲市场上作为高档面料,售价整整高出了3倍。
虽然工艺的问题始终没有突破,但高售价对急于突破发展瓶颈的老吴来说,极具吸引力。他特意成立了民俗老土布手工艺品创作中心,希望开发终端产品,但收效不大。
小件工艺品销量始终不大,土布制成的唐装销量却怎么也上不去。目前,土布销量占到老陈公司年收入的20%。但是,除了出口土布之外,如何完成商品化过程,这是最让老陈困惑的事情。
实际上,传统纺织工艺商品化的难题不独老陈一个人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