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中国离时尚潮流中心到底还有多远?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9-10 09:23:07  来源:中国时尚品牌网 收藏

  罗蒙总经理助理林道新认为中国要成为全球时尚中心“最少还需要二十年。”他分析说,中国的原创太少了,要成为时尚中心一定需要大量原创。原创不仅关乎设计师,更是一个企业家发展理念的体现。同时,最重要一点在于国内民众的消费水平与消费文化需要提升。“比如说,LV包每年新款叫设计,受国内消费者追求,而国内任一品牌的包,设计得再漂亮而没有一个消费者认为是新款,美的是品牌而不是产品。LV只要加入一个拉链也是叫设计的。所以这需要中国消费者有着一个共同的品牌观念,而不是一味的国外与国内的区别,要突破地域的观念。

  除设计师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外,中国著名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李凯洛还指出,商业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特别是在目前金融海啸中,商业将是企业自救的一个动力支点。品牌只有通过成功的商业运作才能被消费者认可,才能从一个商标成为名牌或品牌。他还指出,金融海啸影响下,出现了两种新的消费倾向,分别是新节俭主义和新奢华主义,总之,消费者更理性,新节俭即物美价廉,新奢华即创业者二代或高级白领们更注重品质与品味。

  自去年开始的全球金融海啸对中国的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不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认为,2008年中国纺织业出口出现的问题只是一个短期现象。将中国服装品牌首次引入纽约时装周的卡宾时尚总监卡宾也表示:“我对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比较乐观的。这一轮的全球性金融海啸让产业链中很多加工出口型的企业首当其冲,从而我觉得应该引起我们反思,加速产业调整降低外贸出口的依存度。这一轮产业调整,也应该是个洗礼,一部分企业可能被淘汰,而一部分优秀的自主品牌也将会获得良好的经验,实力和能力也都会得到加强。”

  今年初出台的中国纺织产业振兴规划将纺织业的地位明确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并力争到2020年实现纺织强国的梦想。从2000~2008年,中国纺织内销按可比价格增长3.5倍,出口增长则为2倍。2008年,纺织内需增长超过18%,全国衣着类消费品零售价格增长22%,按可比价增长24%,高于社会零售品价格的增长。尽管去年国际市场萎缩,但中国内需市场仍然向好,内部市场的发展已成为纺织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内销市场的中高端,国内品牌已占据主体地位,如七匹狼、爱慕、雅戈尔、杉杉等。杜钰洲会长鼓舞企业说:“我们应该把这次金融危机看做发展品牌、提高技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机会,把危机作为产业提升的春天和机会。”

  谁是中国的时尚之都?

  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未来谁更有可能成为时尚之都呢?北京上海是近年来业界争论的热点,究竟是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的历史古都北京?还是有十里洋场、30年代的“东方巴黎”特色的现代大都市呢?

  时装周是各大时尚之都的重要元素。每一个时尚之都都有属于自己个性符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装周,如“高级定制奢靡风”的巴黎时装周、“时髦风”的米兰时装周、“先锋前卫风”的伦敦时装周和“运动休闲风”的纽约时装周。同样,在北京和上海也各自拥有自己的时装周,此外,北京和上海还分别举办“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海服装节暨上海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掀起服装与时尚的一波波高潮。

  究竟谁将成为未来中国引领世界时尚潮流的都市呢?据上海服装行业协会介绍,早在2004年上海就提出了打造“第六大世界时尚之都”的口号和目标,上海是一个中西合璧、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这一点是大家已经公认的。不过,该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上海要成为时尚之都,还需要在“软文化”上下工夫,如品牌的建设以及品牌的“走出去、引进来”的问题,尤其是与国际品牌合作,走向国际市场。不过,尽管上海没有波司登这样的“航母”类大企业,但随着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加强,为国际化、时尚化、个性化品牌,以及设计师品牌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些品牌市场定位很细化,都有自己固定的消费群。

  该负责人还介绍说,北京是文化中心,传媒优势显著,总的来说,北京和上海在时尚、购物和品牌汇聚方面,可以说不相上下,但随着总部经济的加强和国际化品牌的入驻,上海今后的提升空间更大。今年,上海市政府更加重视服装行业的发展,预计随后会有些利好政策出台。

  李凯洛分析指出:“要成为一个时尚中心,必须要考虑到几个指标,如品牌聚集度;设计师的汇聚,尤其是国际大师;商业和创意的结合;时尚的载体––人的生活方式,态度等,是否代表甚至引领时尚风潮;潮流发布,国际大品牌在此发布流行趋势,这需要会展业的发展,这方面北京更有优势;传媒,北京作为文化中心,传媒业也更发达;以及相关产业,如文化、艺术、研究等。”总的来说,北京和上海更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过他说:“上海和北京相比,应该说上海更有优势,上海更多元化,包容性更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中山装  设计师  中国元素  时尚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