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新一轮宏观调控呼之欲出 行政性干预再次强化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9-15 09:32:54  来源:南风窗 收藏

新一轮宏观调控呼之欲出

生意社9月15日讯 

  新一轮宏观调控呼之欲出

  刘安民

  行政式抑制产能过剩又开始重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决定从市场准入、环评监管、供地用地、金融政策、信息发布等方面入手严格把关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和扩张。

  目前出台这样的政策,给市场的信号,不外乎两个:那个不让进的行业领域有大钱赚,不过不让你赚;经济出现一些过热迹象,政府要调整收缩了。

  这些做法看起来,很有点2004、2007年时候宏观调控的意思。今年年初出台的振兴十大规划,油墨还没有干呢,怎么现在又来调整了呢?据说振兴规划里面就有调整的说法,这和“有保有压”的含义一致。但问题是,政府官员如何得知行业内哪个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这是企业老总干的活!以钢材为例,去年年底,国家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之后,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老总都非常郁闷,因为基建项目所消耗的钢材完全是低端长材品种,而这些品种的生产线,早在前几年就被发改委下达产业调整命令给淘汰了。国有钢铁企业现在的生产能力,主要体现在高端板材品种上。但市场目前却是对低端长材的需求暴增,这个供需缺口,最后却被民营中小钢铁企业填补了。今年房地产行业出乎意料的火爆,对于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来说,好处也是有限,因为建筑用钢也是低端品种,他们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这目前还是中小钢铁厂家的地盘。市场这些行情走势,不是国有钢铁企业老总不明白,而是政府部门下文件“规划指引”的结果。

  这种情况,在十多年前纺织行业也发生过,1993年对于纺织行业生产过剩的处理手段就是,限产压锭。国营纺织厂将纱锭扔到大马路上烧掉,以压缩产能。1993年的纺织业产能和现在相比,简直低得可笑。

  现在仿佛再现当年纺织业整顿一幕。在一轮繁荣周期里面,国有经济势力依仗政府行政权力,通常总能牟取蛋糕上面的奶油。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从长远看,唯有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经历过行业周期历练的企业才能坚持到最后。

  中国2001年以来的此轮繁荣周期,诸多经济学者和分析人士都不以为然,因为“国进民退”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的常规化,都背离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行政性干预再次强化

  在当前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中央已经数次明确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方向不动摇,下半年政策基调至少在口头上宽松已是毋庸置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对货币过多、通胀风险、产能过剩等问题的担忧,政策“微调”过程中出现的行政性干预经济趋势正越来越明显。

  近期,水价、天然气价格、电价、景区门票价格等公共品几乎全是调价声,以猪肉、鸡蛋为首的农产品价格更是一路高涨,甚至连医院制剂价格普涨也已板上钉钉。为此,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通知维稳国庆期间价格环境,将保物价稳定提升至保国庆的高度,实际上8月份发改委已经连续出台4份文件稳定物价。最新的消息还显示,随着涨价潮的到来,电价改革已陷入了死局,煤电僵局估计还得持续,年内恐怕不会有实质性进展,资源税改革也可能再次推迟。此前,在上半年楼市和股市飙升,而CPI、PPI仍“双负”的态势下,对通缩通胀的争议就一直不断。虽然通胀问题尚不能上升到中央决策层面,但一些政策执行部门对通胀的担忧已渐露端倪,只是在中央三令五申下才逐步“统一思想”。

  货币政策“微调”实际过程中的信贷干预也可能超出意料。上半年的贷款放得太多了,下半年货币政策在保持适度宽松基调的背景下进行“微调”早已吹响号角。但从目前的形势看,货币政策的“微调”似已明显超过适度宽松的力度。据悉,截至8月25日,四大行当月新增各项人民币贷款总计仅1100亿元上下,8月信贷增长可能会超预期地回落,甚至可能出现同比负增长的局面,一些银行已经对下半年放贷实行了强势的规模控制。这其中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约束和季节性回调的原因,但行政干预信贷的可能性还在进一步增大。

  此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披露,有19个行业呈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但问题是,产能过剩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毛病,而是多年来困扰中国经济增长的痼疾。为了今年中国经济“保八”,中央匆匆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些政策的实质是要加大投资、加大供给,极少考虑到消费需求,这些刺激政策也就难免引发粗放型经济增长和新一轮产能过剩。要知道,中小钢厂、水泥厂、煤矿之所以能够生存的背后实际上是市场需求在支撑。而在行政命令下,调控产能过剩往往牺牲的又是中小企业,这实际上等于在它们刚刚尝到经济复苏甜头的时候又当头一棒,这样的政策如何让其加快投资步伐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宏观调控  行政性干预  宏观经济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