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自主创新推动产棉大国棉花育种不断飞跃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9-16 10:00:22  来源:农博网--科技日报 收藏

  双价抗虫棉:一举超越美国棉

  1996年,是我国抗虫棉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国产双价抗虫棉的诞生宣告着:在中美的又一次对决中,我们领先了!

  1999年,双价抗虫棉通过安全评价并获准生产,比美国双价抗虫棉应用于生产早了整整5年。

  在国产单价抗虫棉研育成功后,来自各界的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甚至有人认为项目组使用了国外的材料。为向国内外证明我国科学家具备成功研育抗虫棉的实力,郭三堆和组员们又在1994年开始了双价抗虫棉的研制工作。经过两年的技术攻关,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率先研制出具备Bt和CpTI两种杀虫蛋白的双价抗虫棉。“双管齐下”有效地增强了杀虫效果,也大大延缓了棉虫产生抗性的时间。“国产双价抗虫棉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郭三堆如是说。

  在向各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后,郭三堆带领的科研团队并未就此止步。他们大胆地向含有融合杀虫蛋白的抗虫棉发起了冲击。“所谓融合杀虫蛋白就是把Bt和CpTI两种杀虫蛋白‘揉’在一起,成为一个蛋白,使两个蛋白的独立功能能够同步发挥作用,切实提升融合抗虫棉的杀虫效果。这一技术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郭三堆开心地说道。

  2002年,融合抗虫棉研制成功;次年,进入安全评价并生产试验。课题组提供的数据表明,融合抗虫棉对敏感性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94%,其对抗性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也是单价抗虫棉的三倍还多。

  三系抗虫棉:有“身份证”的高产抗虫棉

  “看到这个分子标记了么?这就像三系抗虫棉特有的‘身份证’,有了这个依据,别人再也不敢乱谈我们的棉种是他们的了。”郭三堆自豪地说。

  这是我国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首次采用分子标记技术。科研人员可借助差异序列获得特殊的SCAR标记,用于辨别种子的真伪和归属。为保护育种者的自主知识产权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以前棉花常规杂交制种要靠手工去除雄蕊,效率低、规模小、投入高,纯度还不能保证。”郭三堆回忆道。为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他带领的课题组又开始了高强度的技术攻关。2005年,课题组率先在国际上研制成功高产、高效、高纯度、低成本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体系,驱散了困扰各国科学家多年的梦魇,打开了三系杂交棉的产业化大门。

  生物技术研究所和邯郸市农科院通力协作,先后培育出我国第一个转双价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银棉2号”,和高产、多抗的抗虫三系杂交棉“银棉8号”等新品种。并首开国际先河,在生产上实现了大规模推广应用。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表示,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的研制成功是棉花杂交育种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银棉2号”的培育、示范成功势将成为杂交棉产业化的一个新起点。

  数据显示,抗虫三系杂交棉可比常规抗虫棉增产26%,制种成本可降低一半以上。若每年种植5000万亩,可增产皮棉80至100万吨,约等于目前1000万亩常规抗虫棉田的总产量,亦相当于再造了大半个长江流域棉区,直接增收可超96亿元。这是怎样的壮举!

  产业化:“收复失地”后走向世界

  国产抗虫棉的产业化道路绝非一帆风顺。

  1996年,在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单价抗虫棉尚未得到普遍认可时,美国孟山都公司抢先一步,进驻“植棉大省”河北省实现了大面积种植。“但其与国内种业公司的合作条件十分苛刻,出售一斤棉种所获利润的6成都要交与孟山都公司。”黄大昉回忆说。

  面对跨国公司的“剥削压榨”,国家863计划为抗虫棉的培育课题提供了更多支持,使国产抗虫棉先后推广至多个棉区。在我国自行研制棉种物美价廉、品种众多的巨大优势下,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石家庄农科院展开紧密合作,借助“桥头堡”效应将我自主棉种推广至整个河北省,收复了这块宝贵的“植棉失地”。

  1997年,我国抗虫棉仅占市场份额的7%,剩余均被美国所占据。1997年之后,国产抗虫棉进入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市的植棉市场,开始了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产业化进程。

  1999年至2006年间,国产抗虫棉的市场份额约以每年10%的速率递增;至2008年,国产抗虫棉所占的市场份额已达到93%,完全主导了中国市场!

  目前,国产抗虫棉已走出国门开始在印度推广,与巴基斯坦、澳大利亚、越南等国亦有合作意向。

  提起我国抗虫棉培育和产业化的巨大进展,黄大昉不无感慨:“印、巴等发展中国家的抗虫棉知识产权始终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无法独立开发转基因棉株使得他们处处受制于人。而正是因为中国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发达国家不敢再小视中国!”

  国产抗虫棉的广泛应用,显示了中国农业高技术研发的强劲势头和雄厚实力,也为我国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了一席之地。作为我国目前唯一大面积种植并初步实现产业化的转基因农作物,抗虫棉显着减少了人畜农药中毒和死亡事故的发生,造福了亿万棉农。它就像一个助推器,带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的培育,也使中国作为世界抗虫棉培育强国的地位更加稳固。

  随着国产抗虫棉产业化的逐步深入,国外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我国抗虫棉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显着提升。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全国累计推广国产抗虫棉3.15亿亩,新增产值超过440亿元,棉农增收250多亿元,减少农药用量数万吨……

  20多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我国抗虫棉自主研育和推广的历程虽然充满艰辛,但却在中美抗虫棉发展的持续较量中书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荣誉过后,仍有众多的技术难题等待着科研工作者前去攻关。

  国产抗虫棉的研究,依旧在路上……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棉农  棉花  知识产权  市场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