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推动产棉大国棉花育种不断飞跃
大事记
单价抗虫棉:
1991年 国家863计划正式启动了棉花抗虫基因工程的育种研究。
1994年 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单价抗虫棉研制成功,同年进入田间试验并通过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鉴定。
1995年 国产单价抗虫棉申请国家专利。
1997年 单价抗虫棉通过安全评价并获准生产。
双价抗虫棉:
1994年 双价抗虫棉研制项目启动。
1996年 国产双价抗虫棉研制获得成功。
1999年 双价抗虫棉通过安全评价并获准生产。
融合抗虫棉:
2000年 融合抗虫棉研制项目启动。
2002年 国产融合抗虫棉研制获得成功。
2003年 进入安全评价并生产试验。
抗虫三系杂交棉:
1980年 我国从美国引进哈克尼西棉细胞质不育三系材料,但始终未能解决哈克尼西棉胞质不育恢复系狭窄、育性不强、抗虫性缺乏、胞质不育导致减产的难题。
1998年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抗虫棉课题组,开始了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研究。
2005年 “银棉2号”研制成功,同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5-2006年 “银棉8号”参加黄河流域棉区中熟杂交组区域试验。
2008年8月 “银棉8号”通过国家审定。
我的亲历
郭三堆: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中心主任
“我是祖国的儿子,我应该回来”
虽然我国对于Bt基因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10年多的研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为寻求更大的技术突破,1986年郭三堆远赴法国着名的巴斯德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学习先进的分子生物技术。两年中,他无时不渴望能早日归国,继续自己的事业。1988年,郭三堆拒绝了多位外国同行的盛情邀请和高薪挽留,用自己的薪水购买了国内研究所需的试剂和基础工具,毅然踏上了回国的道路。
“那时我们的国家确实不算发达,但正是这样,才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回到祖国,推动我国自身科学技术的发展。”郭三堆深情地说道。
正是这一腔热血,这一份执着,使得身患直肠癌的郭三堆仍然驻守在工作岗位,与各地的育种单位一起加班加点,为抗虫棉的产业化而不辍努力。他一直坚持:“我们要学会‘算大账’,多做对国家、农民有益的事是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黄大昉:中国农业部农作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我深切地感到,自主创新才能强国”
随着国产单价抗虫棉的研制成功,我国抗虫棉的研育工作初见成效。美国孟山都公司见势主动提议与中国农科院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旨在以技术换市场,敲开中国的大门。在两方初次谈判破裂后,孟山都并未就此死心,1998年再次邀请农业部高级代表团赴美参观。谈判期间,其总裁亲自出马,并携多位律师到场,试图让农业部同意开放中国棉种市场。
但国产抗虫棉的研究进展让美国人吃了一惊,当黄大昉将我方成果一一展示后,孟山都的强势态度有了180度的转变:“我们确实没有想到中国的抗虫棉有了如此巨大的进展,希望我们以后能在培育抗虫棉上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国际市场的发展。” 他们表示。
这一转折性的事件极大地鼓舞了奋斗在国产抗虫棉一线的人们,也让我国科学家深刻地感到,自主创新才是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关键法宝。
但黄大昉也指出,国产抗虫棉的产业化之路仍充满挑战。未来要将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建设。只有将链条上游的基因培育,中游的基因导入棉花和扩大实验以及下游的选育推广有效关联,国产抗虫棉的产业化之路才能走得更加顺畅。 (张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