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承载千年辉煌踏上新征途
速度背后的隐忧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借着建国后多年打好的产业基础,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风起云涌,中国丝绸业在短短几年间集聚了异常强大的活力。虽然此时也出现民企与国企争夺原料和市场的矛盾状况,但总体而言,发展良好。
1949年时,全国缫丝设备的总规模仅仅9万绪。经过恢复和发展,1982年,缫丝机达到117万绪,扩大了12.6倍。这一年中国丝绸产量达到3.7万吨,占世界60%。同时,因设备和管理的进步,1982年比1949年的绸缎产量增加了17倍,而织绸机只增加了80%。
从此之后的十几年中,我国茧丝绸产量和出口量连续居世界第一。到2006年末,中国桑园面积达1200多万亩,年生产蚕茧1240多万担,养蚕农户近2000万户,蚕农收入120多亿元,丝绸工业年产值1600多亿元,产业工人近100万人,真丝绸产品出口创汇40亿美元。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连续20年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
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我们茧丝绸科技的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还不强,丝绸印染后整理技术依然是制约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瓶颈,至今为止还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集团企业和国际驰名品牌。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弋辉也表示,我国茧丝绸业在深加工、精加工以及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方面同欧洲、日本等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缩小这种差距是摆在中国丝绸业界的工作目标。
1998年,国际丝绸协会理事长到苏州大学参观时提出一个观点,中国丝绸应该走压缩规模、提高质量的精品路线。但是,中国丝绸业多年来的运营模式却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反作用:加入WTO以后,中国对丝绸并无配额限制,国内丝绸企业靠国外订单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利润。可是要做品牌,做新产品研发设计的话,在生产链的每个环节都要投入,还要担着设计、销售等方面的风险。企业是最务实的。权衡之下,选择继续当国外丝绸品牌的廉价工场,便不足为奇了。
这种短视行为,时装设计师吴海燕对此深有体会。她认为中国丝绸品牌定位模糊、没有自己的风格。商家都是追求眼前利益,使得设计师也不会去做大胆创新。“丝绸是有语言的,懂得丝绸的语言,才能做出好作品。一个丝绸设计师不仅要熟悉丝绸的文化传统,还需要了解当今的时尚文化,沉迷在过去的辉煌中肯定不行。要用现代时尚的眼光看待丝绸。”
早在几年前,美国《时代周刊》就曾经善意地提醒过:“中国丝绸品感觉更像是一座纪念堂,里面尽是对宋纱明缎充满怀念之情的歌颂。”简单地重复中国元素,不是品牌文化,必须在此基础上创新。重新找回自己
自2002年起,中国丝绸协会开始注重高档丝绸标志批准注册工作。在此基础上,2004年国内丝绸行业将五种牌号的全真丝丝绸产品茶花、万事利、富润、金富春和鑫缘列为“中国名牌”以及授予首批17家企业高档丝绸标志使用权。显而易见,中国丝绸业已走上以品牌推动产业升级之路。
高档丝绸标志的实施与推广,一方面足以显示中国政府对进一步强化国产丝绸产品在世界市场竞争力的坚定意志和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中国丝绸企业的产品正在进入一个从廉价低级产品向高端产业链领域升华的全新时期。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林平认为,当代的丝绸产业问题是现代科技与传统产业结合的问题,是如何加入时尚元素,包括历史、文化、时尚、新科技的元素融入,继而发扬光大的问题。
有国外媒体指出“如果本土丝绸品牌要想掌握文化的实质,就必须从丝绸堆里抬起头来,请社会学家、设计师、人类学家、工程师、作家,诗人、心理学家等等一起来研究。不是来研究丝绸本身,而是来研究丝绸的终端消费者如何使用丝绸。”
或者说,只有集成化发展,才能真正让中国丝绸走向世界的前列。
在这种思路下,今年7月18日,深圳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隆重开幕。据悉,拟建设的“中国·深圳南岭丝绸文化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从丝茧到成品的全方位产业链和国内唯一的高档丝绸与刺绣制品及其延伸产品的产业集群;园区以茧、丝、绸、服装、纺织品、刺绣为主营产品,积聚生产、国内与进出口贸易、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各类专业机构,突出设计制作、展示交易、旅游休闲、互动体验等主要功能,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园区全面落成后,将在产品交易的基础上形成全国丝绸与刺绣科研、学术、技术与市场及衍生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这似乎在向世界暗示:中国丝绸产业的世界征途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