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丝绸承载千年辉煌踏上新征途


http://www.texnet.com.cn  2009-09-22 09:30:37  来源:中国纺织报 收藏

  生意社9月22日讯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一个《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的展览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参观者。同时,这次展览也有着另一重意义:重新定义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陶器。其中,丝绸名列首位,因为它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与中华文明同岁;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它的技术含量高,发明创造点多。

  这似乎预示着,丝绸以及与之相伴的高雅文化,正在因繁忙而显得粗糙的现代社会中被凸显出来。

  然而,提起丝绸,纺织业内人士往往有着矛盾的情绪:一方面,它确实是中国纺织领域内值得骄傲的亮点;而另一方面,它所有的辉煌似乎都属于历史。美国《时代周刊》曾如此描述:“丝绸行业对中国具有实际和象征双重重要性。丝绸是中国最古老的出口商品,也是与国家身份特征和对外商贸活动联系最密切的一项发明创造。也许我们应该说:‘丝绸曾经让中国变得与众不同’。因为,如同很多其他商品一样,中国的丝绸产量在世界范围内仍位居前位,但就质量而言则已被后来者所赶超。现在,中国丝绸的产量虽然最大,但最高档的丝绸却产自意大利。”

  显然,行业内的众多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了这种状况,几年来,从我国政府到企业,振兴丝绸的各种项目和规划层出不穷,不论是种桑养蚕、抽丝织布,还是设计研发、营销品牌、商业模式,整个丝绸产业的活力正在进一步调动起来。正如我们曾在央视大剧《十万人家》中所体会到的那种精神气质一样:中国丝绸产业再次踏上了新的征途。

  困境中的发展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作为中国传统瑰宝之一的丝绸,却面临着异常尴尬的局面。

  建国之前,长三角地区及各地的丝绸业千疮百孔,剩下的丝绸企业和机坊大部分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原料短缺,资金枯竭,面临重重困难。在中国纺织工业的各个行业中,只有棉纺行业规模较大,基础较好,而丝绸规模非常小,基础薄弱。

  而且这时,纺织工业部根据中央指示,按照当时人民消费水平,城乡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远比其他纺织品多的情况,决定将棉纺工业作为建设重点。同时根据市场需要与原料条件,适当增加毛、麻、丝以及人造纤维的生产能力。

  即使在这种不利情况下,从1949年末开始,国家在全国建立国有企业的统一集中管理体制,与丝绸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农业部、贸易部和纺织工业部相继成立,并参照苏联模式,按照产供销分工管理。至此,当代丝绸业长期以来条块分割、三足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三者密切配合,为新中国丝绸业的迅速发展和恢复作出了贡献。

  同时,一个高度集中的丝绸工业管理体制也相继形成,以国家计划为依据,以政府行政手段分配社会资源,企业接受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至此,丝绸业的独立经营地位基本消失。1953年,“中国蚕丝公司”更名为“中国丝绸公司”,总部从上海迁往北京,正是这种计划体制形成的重要标志。

  这种计划体制在1957~1978这段大的计划经济时期却处于时分时合的矛盾之中。丝绸企业分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业务上听从中央和地方丝绸管理机构的安排,在行政上则接受各级政府的领导,异常复杂和混乱。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中央丝绸管理体制基本上工贸分家。各地工业与外贸时而分离,时而归口。

  这种管理体制分分合合的状态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后。这时,经营体制也在进行着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革。尤其是1980年以来,乡镇私营企业的发展,为整个丝绸产业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丝绸  棉纺  缫丝  刺绣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华兴纱管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