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60年:上海纺织业“老枝绽放新芽”
生意社9月28日讯 上海是中国纺织业的摇篮。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那场全国纺织业大调整中,这个纺织业的摇篮却敲响了砸纺锭的第一锤。此时,已经投身纺织业超过50年的梅寿椿是感慨万千的。
从解放前的一个纺织工厂练习生做起,到31岁时成为优质纺织企业的副厂长,1979年起任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副局长、局长,主持上海纺织行业日常工作。在1994年退居二线以后,梅寿椿的纺织情缘依然难以割舍,年过六旬的他担任起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一职。这一做,又是十多年。
虽然梅寿椿现在已经卸下所有职务,但他从未放下他的纺织理想。回顾近60年的纺织人生,谈起所经历的上海纺织业发展,这位78岁高龄的老人依旧精神焕发。“我们上海的纺织工业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又牺牲自己为整个工业结构的调整作出了贡献,现在虽然淡出了大都市的支柱产业,但找到了位置,转型成都市产业。上海纺织产业的属性可改,但纺织产业不会消失。”梅寿椿坚定地说。
好学的工厂练习生
新中国成立之前,梅寿椿只读了两年高中,就进棉纺织厂做了练习生。所谓练习生,相当于学徒工,只是正式职工的预备队。但说起他进的这家嘉丰棉纺织厂,那时可是无人不知,它曾是沪上纺织行业的一面旗帜,其出口的棉布曾是周恩来总理亲自认定的免检产品。
年少的梅寿椿意气风发,干得劲头十足。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工人是他此时最大的理想目标。工余时间,工厂的小花园里常见梅寿椿捧着一本技术书的身影;如果见不着了,那他一定是在车间里琢磨实践。梅寿椿觉得幸运的是,当时车间里有位师傅,技术非常过硬,总是很热心地指导好学的梅寿椿怎么操作车床。从清花、钢丝,到粗纱、细纱,再到前织、印染……梅寿椿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把这些基本功都操练得扎扎实实。“车床上808个零件,我能在短时间里全部拆开,再完好地装配起来。”说起他的“绝技”,梅寿椿开心得像个孩子。
从梅寿椿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至今他还是以“嘉丰人”的这段经历为荣。“那时生产八个颜色一箱的布料,其中绛红、靛蓝两个颜色特别难做,但全市就我们嘉丰做得最好。”梅寿椿告诉记者,嘉丰棉纺织厂的布有“万能布”的美称,在计划经济时代,根本不怕卖不掉。
正是依靠着勤奋踏实,不久以后梅寿椿终于成为了嘉丰棉纺织厂的正式员工,二十多岁就“升职”到车间主任。其实,当时梅寿椿所在嘉丰棉纺厂生产的所有品种都是一类品,在全市质量评比中总是名列前茅;各种棉纱和4040府绸的平均单位产量,均属行业最高水平。“国棉五厂的纱,嘉丰的布”,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畅行市场的口碑“广告”,嘉丰厂的“跳鲤”、“绿牡丹”两个牌子在市场鼎鼎有名。嘉丰主要纱布的工缴成本也比行业平均低10%。不过,梅寿椿感触最深的还是工厂不断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特別是1956年,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精神鼓舞下,冲破了几十年来的老框框,边学边创。
31岁管理2000人的大厂
1962年,31岁的梅寿椿担任嘉丰棉纺织厂副厂长一职,主管工厂经营工作,此时全厂职工已经超过2000人。在那个还是计划经济的年代,嘉丰棉纺织厂凭借全国名列前茅的质量和口碑,接到的生产单子是一个紧挨一个,工厂车间里最常见的就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梅寿椿告诉记者,嘉丰棉纺织厂的生产规模从3万多锭增加到5万多锭,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大的规模了。最让梅寿椿感到自豪的是,工厂“虚心好学、严细成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嘉丰精神”曾闻名全国。
这样的精神并不是喊喊口号就来的。至今,梅寿椿仍对他任厂长时的“大头针事件”记忆犹新。某日,梅寿椿在车间发现掉了一根大头针,针小事不小,如果这根大头针混在布料里,再上机器加工,勾出的小洞就会迅速拉成无数个大洞,后果不堪设想,可能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而运载这批布料的货车已经开到了南翔,怎么办?梅寿椿当机立断:不管多远,只有把这车货全部拉回来找,找到为止!全厂工人几乎全部闻讯赶来,在几千米的布料中找寻大头针,经过工人们彻夜仔细搜寻,终于找到了那微小的可能“肇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