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开放看双星发展
改革以后,企业发展特别快。1992年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短缺经济逐渐结束,出现了过剩现象。
对于制鞋行业来说,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鞋企业总数达到几千家,产能出现了严重过剩,全国80%的制鞋企业出现亏损,这时的双星却照样盈利。同行艳羡地说,汪海精明,十几年前就进行了低成本扩张,具备了成本优势。1985年,中央提出企业走“横向经济联合”之路,而汪海早在一年以前,就与黄岛橡胶厂搞横向经济联合,在挽救了这家即将倒闭的乡镇企业的同时,成功地将自己的老产品转移到农村生产,获得了廉价的厂房和劳动力。此后一年多,汪海在青岛周边地区建起13家联营分厂,年产值加起来达到1亿元,完成了低成本扩张。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始,双星先后在沂蒙山建起鲁中、瀚海两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鞋城,并一发而不可收。到今年,双星已经先后投资在山东、河南、四川、贵州等地的偏远山区建起十几个生产基地,在成功带动10万多名农民致富的同时,自己的资产规模也因凭借低成本经营急剧扩大。
而当时间推进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制鞋业发生了新的变化,外资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个体私营企业在有了一定的积累后,纷纷在这个门槛低、见效快的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鞋业市场竞争更加残酷。因此,双星选择了新的投资方向——与制鞋同属橡胶行业的轮胎业。在短短几年间,通过“小吃大”(吸收合并原华青轮胎)进入轮胎行业,短短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快速发展,收购了原东风轮胎,出现了“快吃慢”、国有吃国有的特例,使双星这个轮胎行业的后起之秀迅速做大做强。目前,双星已经形成了青岛、中原和湖北十堰三大轮胎生产基地,产品涉及全钢子午胎、半钢轿车胎、载重斜交胎、农用轻卡胎、军胎、工程胎、特种胎等七大系列、600多个品种,达到各种轮胎1000万套的年生产能力,跻身全国六强,并获得了中国名牌的称号。轮胎业的发展带动了为其配套的铸造机械和橡胶机械的发展,使双星铸机和橡胶行业的实力也在全国名列前茅,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迅速提升。
作为一个以“敢为天下先”为己任的企业家,汪海带领双星在改革开放的近30年间,创造了国有企业中数量众多的“第一”。
1984年,双星破墙开店,敞开大门办三产,成立了国内国有企业中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劳动服务公司,建成双星不夜城、“大吃街”和旅游休闲度假村,成功安置了2000多名人员就业。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双星在国有企业中第一个以企业的名义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个在国际舞台上举行“鞋文化表演”,成为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先行者。
双星最早实施名牌战略,第一个开始进行多元化经营,大力发展广告、金融、餐饮、娱乐、旅游等三产行业,实现了横跨17个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1988年,双星几经周折,成为全国首批获得自营出口权的企业,并在1995年成为全国第一个年出口创汇突破5000万美元的制鞋企业。
1996年,双星在国内制鞋行业中首家实现股票上市交易。
2000年,双星第一个闯“雷区”,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敢于冒险、勇于探索,这或许正是汪海和他率领的双星在国企改革前沿长盛不衰的秘密。而在“十六大”以来的5年,是我国“入世”后融入全球化最快的时期,尤其是2003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在走出通胀紧缩的阴影后不久,出现了煤电油运紧张、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增长过快等“过热”现象、橡胶等原材料价格暴涨、人力资源紧张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接踵而至。2007年的宏观调控更为特殊,一年内国家10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4次提高利息率,这时期的双星又一次面临新的外部环境和挑战。
为此,汪海又提出了“岗位是市场、竞争在机台、人人都创新”的理论,创造了“打商战中创新的人民战争”的竞争模式,激发了员工的创新潜能,仅2007年就实现全员创新近4000项,创造效益2亿多元。他破解了“过去计划经济工人仇视设备”的管理难题,将设备承包给员工,并运用厂币,独创了“家庭消费式管理模式”,大大激发了员工“当家做主”的创新积极性。员工中出现了针尖磨细了再用,自己买配件维修设备的新现象;创造了2000多米、落差最高30米的零距离悬浮线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安装的新奇迹;创造了资金切块、“一单一算、一天一算、分段核算、当天出成本”的资金管理新奇迹,原来一条流水线需要200万元资金现在只用20万元就能运转的资金使用效率新纪录也在双星诞生。
2007年岁末,汪海高调宣布,双星上市公司剥离制鞋业务,专心发展轮胎和机械业务,受让上市公司制鞋业务的双星名人实业公司则做大做强制鞋业。汪海志在“用3到5年时间,把轮胎、机械、制鞋三大产业都做大做强,实现‘把双星打造成中国综合性制造加工业特大集团’的战略目标”。
从第一个同行业中驰名商标企业,到中国橡胶行业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四个“中国名牌”的企业(双星专业鞋、双星旅游鞋、双星皮鞋、双星轮胎);从濒临破产的企业到拥有五大支柱产业、八大行业;双星没有按照西方主流经济管理学的理论,不照搬西方企业的做法,取得了令国内外人士都意外的成就。这说明,双星的改革和发展作为一种“现象”和“标杆”,关键是持续不断地进行改革,汪海倡导的“实事求是”用好了中国改革开放理论的精髓,这也是双星“30年之谜”的最好答案。
双星30年的创业发展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折射,而汪海,无疑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实践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