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批次服装不合格 易褪色乱标注误导重庆市民
生意社10月12日讯 重庆市质监局发布,今年2季度以来,我市对服装产品进行了抽查,抽查合格率为85.2%;不合格12批次,不合格原因是产品易褪色或乱标注误导市民。
此次抽查主要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及FZ/T81004-2005《连衣裙、裙套》、GB/T81006-2007《牛仔服装》、GB/T2666-2001《男、女西裤》等产品明示标准。对服装类产品的原料的成分和含量、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标识等重要指标进行了检验。因产品颜色的原因,有38批次未进行色牢度检验。
抽查发现,5批次产品面料色牢度不合格。国家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B类直接接触皮肤和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色牢度≥3级(耐水、耐酸汗渍、耐碱汗渍、耐干摩擦色牢度),本次抽查发现有5批次产品色牢度偏低,占不合格产品总数的41.7%,其中耐水色牢度2批次,耐干摩擦色牢度2批次,耐汗渍色牢度1批次。
色牢度指标均属于安全类指标。易褪色的产品,穿着时其染料或颜料可能通过皮肤被吸收进体内,进而影响人体健康,主要是在工艺制造过程中,染色剂、固色剂添加使用不当、工艺流程控制不严等造成。
此外,有5批次产品成分含量与产品标注不符,占不合格总数的41.7%。其原因是企业未检验乱标注或者故意标准,误导消费者。
另外,还有2批次产品标识不合格。所有纺织品、服装类产品必须符合标准规定的9个方面的要求,如果某方面不合格,则产品的标识不合格。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相关报道」
- 婴童服装等510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11-26 08:18)
- 2015全国纺织服装标准与质量管理论坛在沪举行 (11-21 09:06)
- 我国首个婴童纺织产品国标出台 企业提前应对 (11-19 09:18)
- 中羽协姚小蔓:协会将促进羽绒标准与国际接轨 (11-11 08:40)
- 老年“美衣”难求 浙江市场的大蛋糕该裱了 (11-05 10:39)
- 2015全国纺织服装标准与质量管理论坛将举行 (10-28 09:00)
- 贵州省校服有了地方标准 面料、纽扣等均有要求 (09-30 08:34)
- 解读《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新进展 (09-29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