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10月新棉采收、交售和价格监测报告
生意社11月12日讯 中棉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棉花项目组,于2009年10月定点调查了川、湘、鄂、皖、赣、苏、豫、冀、鲁、晋、陕、新、甘、辽和吉等15省101个县(团、场)1680户定点农户的棉花采收和交售,结合棉花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和现场调查,发布监测报告,供决策参考。
一、采收进度加快,主要原因是晚熟与秋播
10月15日,全国采收进度为68.2%,与2008年同期相比快8.1个百分点。其中长江采收进度为70.8%,快于2008年同期12.6个百分点;黄河72.9%快于2008年同期11.3个百分点,西北采收进度60.3%略慢于2008年同期1.1个百分点。
10月31日,全国采收进度为86.9%,慢于2008年同期1.8个百分点,即到10月底全国尚有15%的籽棉在田间或棉株上。其中长江、黄河和西北采收进度各为81.8%、90.5%和85.6%,分别慢于2008年同期2.5、1.7和1.7个百分点。据分析,国庆节后主产区天气晴朗,加快10月中旬的采收进程,然而,由于晚熟与黄河秋播导致10月底的采收进度滞后。
二、交售进度明显快于2008年同期,但与2007年相当
10月15日,全国棉花交售进度为27.8%,快于2008年同期9.2个百分点。其中长江交售进度为40.1%,快于2008年同期25.8个百分点;黄河出售进度为13.5%,快于2008年同期4.2百分点;西北交售进度38.7%,慢于2008年同期2个百分点。
10月31日,全国棉花交售进度达到48.3%,明显快于2008年同期19.4个百分点,但全国尚有一半皮棉待销售。长江交售进度55.3%,快于2008年同期24个百分点;黄河交售进度为31.9%,快于2008年同期21.2个百分点。西北交售进度65.5%,也快于2008年同期3.1个百分点,尽管2008年同期收购国家储备棉。
分析原因:受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10月中旬全国棉花市场呈现“萧条”景象,10月下旬深度恶化,出现停止交售、停止收购和停止购买的“三停止”。相比较,2009年则由正常、转旺到紧张状态,加快了销售进度。出于对市场的担心与情绪的紧张,在新疆一度出现未采收先买的抢购现象。
三、籽棉售价一路上扬,但同比2007年只微涨3%,仍为恢复性的回升
10月15日,全国籽棉售价5.94元/千克,比2008年同期回升1.12元/千克涨幅23.2%(表3)。长江售价5.98元/千克,比2008年同期回升0.84元/千克,增幅16.3%;黄河售价5.97元/千克,比2008年同期回升1.13元/千克,增幅23.3%;西北售价5.86元/千克,比2008年同期回升0.94元/千克,增幅19.1%。
10月31日,全国籽棉售价上扬到6.34元/千克,比2008年同期上扬1.52元/千克涨幅31.5%。三大棉区一路上扬,长江、黄河和西北籽棉售价分别为6.46元、6.30元和6.32元/千克,同比2008年上扬1.32元/千克涨幅25.7%、上扬1.46元/千克涨幅30.2%、上扬1.4元/千克涨幅28.5%。
与2008年同期的金融危机冲击相比,虽然2009年新棉价格一路上扬,但仍为价格的恢复性提升阶段;与2007年同期相比,售价只提高0.19元/千克,略涨3%。
再看近3年10月31日前的均价,2009年为6.04元/千克,略高于2007年的1.7%和2008年的16.6%,也表明10月的价格处于恢复性的提升阶段。
四、棉副产品同比大幅上涨,对主产品的“削价”效应极为明显,皮棉超过14500元/吨的可能性小
油籽价上涨至2.2~2.4元/千克,按衣分率38.5%测算,当籽棉6.4元/千克,皮棉成本12800~13100元/吨之间;籽棉6.6元/千克,皮棉成本13300~13600元/吨之间。
至于加工成本,棉短绒足以抵消并有利润。棉短绒涨至6000元/吨。按衣分率38.5%和棉籽含短绒10%计,每吨皮棉出短绒千克159千克,产值958元。按皮棉加工成本500元/吨,还有458元的收益。从销售来看,这部分利润流入经纪人(棉贩)手中。
按贷款利息和利润,每吨皮棉合理加价500元,当籽棉售价6.6元/千克,皮棉成本价13800~14100元/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