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全球棉花消费将持续增长


http://www.texnet.com.cn  2009-11-30 08:43:35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收藏
华兴纱管

  生意社11月30日讯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ITMF)成立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直代表着全球棉纺业,后来随着人造纤维的发展,纺织业的结构发生变化,ITMF逐步扩展为多种纤维、多种生产程序的行业组织。但棉纺业和棉花业始终是ITMF关注的重点,为此ITMF特设棉花联席委员会,每次年会都对棉花问题进行研讨。10月25日,首次在中国举行的ITMF年会上,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执行总监特里·唐森、中国棉花协会秘书长高芳就全球棉花展望以及中国用棉的情况做了介绍。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执行总监特里·唐森:

  棉花人均消费每年将达27公斤

  特里·唐森介绍说,近年来,全球棉花产量每年以2%的速度在增长,从整体上看,棉花的波动比较少,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棉花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随着相关的技术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给棉花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此外育种技术、化学品的应用,尤其是杀虫剂的采用都是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未来的产业发展依然决定于技术和效率的提高。

  谈到棉花价格的变化,唐森认为,要维持总收益不变,就需要提高棉花总产量,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棉花检测。目前,全球只有50%的棉花通过仪器进行检测,唐森希望各产棉国推广使用共同校准的棉花检测设备,有条件的国家应使用分子级别的高端设备。

  面对全球资源的竞争,各产棉大国都在发展各自的技术,比如基因改性、彩棉、生态有机棉等。减少使用杀虫剂是保证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杀虫剂的使用已经从11%降低到了8%。要保证可持续性发展还要避免产业劳工受到损害,要保证他们的合法利益,在这方面要加强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合作。

  可喜的是,世界各国都在为扩大棉花消费而努力。美国是棉花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棉花消费从上世纪70年代的每人每年6公斤到现在的每人每年16公斤,目前还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长。

  金融危机造成了棉花消费的下降,唐森预计2009年后棉花价格会上升,到2010年将出现行业的拐点,在不久的将来,棉花消费能达到每人每年27公斤。

  中国棉花协会秘书长高芳:

  尽早发放配额保证用棉需求

  高芳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无论棉花产业还是棉纺织业都在稳步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消费占到46%,现在中国有4000多万个植棉农户,涉及1.4亿棉农人口,2000多万纺织工人,创造产值逾千亿元。

  近三年来棉花产量维持在700万~800万吨/年,但生产和消费呈现出很大的缺口,30%~40%的棉花需要进口。金融危机造成中国纺织业出口受阻,对棉花的需求减弱,形成了对棉花生产的打压。2008年从新棉上市以来,棉价持续下跌,最低时棉价跌破棉花生产成本,对棉农形成了很大的压力。为抑止价格的下滑,国家很快出台政策定价收购储备棉,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4月共收储272万吨,占当年度产量的1/3以上,市场价格也逐渐恢复到了新棉上市前的水平。这次收储的力度是中国建国60年来从未有过的。

  2008年中国棉花产量为800万吨,与2007年基本持平,进口棉花145万吨,比上年减少40%。从2009年4月开始,国家又抛售152万吨。

  目前,今年新棉已经上市,市场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受金融危机影响,尽管国家采取了保护棉农的措施,但棉花面积减少已成定局。随着纺织需求逐步回暖,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价格也随之不断上升。今年从新棉开秤以来,棉价上涨了1000元/吨。从目前的情况看,2009~2010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了12%,总产量为670万吨,预计减少14%。高芳分析,近期棉价上涨速度加快主要原因有棉花因灾减产被业内放大、收购主体增加、企业金融状况有所好转、纺企库存减少、人为操纵炒作等。

  谈到未来中国政府的政策取向,高芳介绍,中国政府对新棉花年度的导向依然是:保护农民利益,保证纺织用棉的需要。国家将从调控手段上利用收储防止棉价大幅下跌,同时配合配额的发放防止棉价过高。高芳透露,国家发改委已经设立了棉花调控联席会加强对棉花的宏观调控,由纺织、棉花、流通领域的人士定期开会研究分析形势。考虑到目前产需缺口的因素,高芳认为国家应更多地关注纺织业的需要,她建议国家尽早发放配额。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棉花  配额  棉纺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