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三级跳 “浙江制造”力塑国际新形象
生意社12月3日讯 外需萎缩影响下,首当其冲的便是外贸出口;在沿海主要出口大省中,以一般贸易为主要贸易方式的浙江外贸遭遇的国外壁垒明显超过周边省份的加工贸易出口——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中,浙江外贸的日子注定不会太好过。
今年以来,相对于快速触底回升的工业经济而言,浙江外贸在危机中“快速下滑——降幅收窄——触底回升”的过程显然要缓慢得多。
然而,尽管当前进出口“双降”局面未见根本改观,但浙江省出口产品结构和外贸增长方式已显现出加速调整与转变的新趋势。记者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由单纯依赖出口订单转向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速产品结构调整,打造自主品牌;一批有实力的出口企业开始率先尝试从出口产品向“输出”企业、再到“输出”产业集群的战略转型。
这种全新模式的“走出去”,不仅使得外贸企业突破了贸易壁垒,为自身趟出了金融危机中的“掘金路”,也通过与输出国实现合作共赢的方式,为“浙江制造”乃至“中国制造”塑造了新的国际形象。
——外贸“双降”中的出口企业“用工荒”
国际金融危机中的出口企业出现“用工荒”,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宁波、温州等地的劳动力市场确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7月份以来,宁波市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洽谈会几乎场场爆满,到8月底,已举行的16场洽谈会,提供岗位24467个,平均每场1529个,比二季度平均增加了34%。
“下半年出口订单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有点出乎意料,企业的员工储备明显不足。”温州阔帅服饰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爱民发愁地说,公司新增的一条西服生产线缺少工人250多人,造成整条流水线无法开工,休闲服那边也缺两个班组,大概50个人的样子。
“在外贸总体形势尚未回暖的情况下出现企业景气度回升,说明我们的危机‘突围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乐观地说。浙江省外贸总量大,2008年进出口总额达2111亿美元,其中出口占全国10%,其市场变动迹象向来为业内所关注。
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项中,出口至今仍是浙江经济不确定因素最多的一块。从去年11月出现进、出口月度同比双双下降,连续9个月来浙江外贸仍没有走出这一通道。今年7月,浙江实现进口54.9亿美元、出口124.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2%和19.3%。
杭州海关的分析人员表示,虽然进出口走势仍处于下降通道,但是浙江外贸在下降中表现出特殊的“韧性”,即市场调适能力,是其他一些外贸大省不多见的。一个积极的变化是,从6月份起,浙江进、出口同比降幅均比上个月收窄,目前几个主要外贸指标不仅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好于长三角地区的江苏和上海。
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为例,尽管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消费紧缩,但是上半年义乌实现出口9.05亿美元,同比增长6.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我们出口的产品结构以日常必需品为主。”义乌一家企业负责人说,这是“浙江制造”在特殊时期展示的全球竞争力。
——出口“三级跳”趟出来的“掘金路”
“我为什么没有感觉到金融危机”——今年以来,浙江越美集团董事长徐志明屡屡被邀请到一些场合作这样的经验介绍。在纺织企业出口普遍大幅下滑的时候,越美集团1至5月份实现自营出口3700万美元,同比增长45%。徐志明自信地说,下半年旺季来临以后,越美出口增幅有望达50%以上。
徐志明的经验就是一个外贸企业出口“三级跳”,即从出口产品到输出企业再到输出产业集群。上世纪90年代,他依靠中间商出口产品,一年出口额不到300万美元。2000年开始,他在尼日利亚办起了贸易公司搞批发,站稳脚跟后,2004年、2006年又先后在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创办2家加工企业。去年以来,他在尼日利亚国家级保税区建立了一个境外纺织工业园区,目前有意向加入的纺织配套企业已达30多家。
“输出”企业带来的好处可多了,如既能及时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又能绕开出口国的贸易壁垒,还能规避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诸暨市外经贸局副局长楼闯说,国内纺织业在危机中表现脆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营销方式问题,即依赖中间商出口等于是把市场和利润都让给了人家,一打袜子才赚几分钱,危机一来生意就没法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