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打天下 浙纺织商“联合体”探密
蹒跚前行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尽管整合大潮风起云涌,浙商联合之路依然充满曲折。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在质疑声中诞生、发展的温州财团。
2004年6月,奥康与温州神力集团等9家大型民营企业组成温州市首家民营财团——中瑞财团。按照当初的设想,中瑞财团要做成两个平台:一是商业平台,在壮大之后,直接控股9家股东的企业,即把中瑞财团打造成为一家控股公司;二是金融平台,成立相关的金融企业,或者控股由9家股东中的4家发起设立的建华民营银行。
但就在其疾进金融领域的同时,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当时的环境保守,大环境根本不允许”,面对阻滞,一位知情者告诉导报记者。
此后,中瑞财团不得不转向投资房地产,一跃成为“温州最大的房地产公司”,谁料又被公众质疑为“温州炒房团”一员,旋即引发一场舆论风波。直至2006年,《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和修订版《合伙企业法》出台,创业投资产业的法律体系初步搭建,中瑞才得以迈入私募资金领域,尝试步入正轨。
然而,正是由于“在特定的环境里做了超前的事情”,此后公司内部也因利益、观念之不同变得矛盾重重,现如今的中瑞财团更像是一块烫手山芋,去向成谜。
无独有偶。2006年初,由温州8家外贸服饰企业组成的瓯派联公司首任董事长请辞,这家以统一外贸为成立初衷的联合体顿时陷入瘫痪。“其他人都不愿意接手。”一位服装界资深人士透露,不肯接手的原因是“内部情况复杂,理不顺”。
几乎在同一时候,更多类似情景也在浙江频频上演:拉链集团胎死腹中,江南控股、模具实业以及中特钢业的联合优势在短暂体现后集体走弱。
一时间,浙江企业联合仿佛走入了集体困境,出发点相同、受困原因也极为相似:产业环境、政策支持、联合机制、内部协调等各方面的不成熟——牵制并很大程度上消抵了本应有的强大合力。
燎原之火
“联合体联而不合,就像好的愿望难以结出好的结果。”关于浙商联合过程中的种种“曲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波认为,浙商的联合实际上并不彻底,目前看来,其更多的是横向操作,且不具备资产重组这一特质。
此外,内部股权机制、经营运作方式以及产业环境,也被视为浙商联合之路的障碍因素。中瑞财团的平分股权,曾被认为是更具现代气息、更适合职业经理人作用发挥的一种机制,但有专家指出,股权的平均分配很容易造成董事会内部决策的难以统一——如果大家意见相左,往往就会出现“一拍而散”的局面。
同时,以家族制为主的民营企业,担心经营独立性与灵活性,也决定了其不愿意寻求与其他企业间的长期稳定合作。此外,传统文化中“宁当鸡头,不作凤尾”浓厚气息的影响,也使得一些企业相对缺乏合作精神。
而在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单东看来,就联合促成的“婚姻”,“婚后”的磨合显然更为重要。这其中,最关键的有两点,一是业务整合,二就是文化的融和。
“况且,目前的这种联合更为迫切和频密。”他说。
从现状来看,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使浙江积聚了庞大的民间资本,也累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营商成本的上升极大抵消了低成本优势,土地、电力等资源的短缺又制约了企业的本地扩张,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研发和技术升级的成本和风险,整体产业升级成为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浙江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出路。联合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即将成立的浙商市场联合投资股份公司就是其中一例。
“原先是10家浙商领军市场发起成立的投资公司,不想这一创新模式引起了众多浙商的兴趣,纷纷主动要求加盟。”浙江省市场协会秘书长吕振华说,“强强联合整合了国内最强的市场行业资源、商家资源、经营资源、团队资源和资本资源,这是别人无法拥有的。”
而事实上,除了这些浮出水面的之外,更有不计其数的浙商“联合体”隐藏于中小企业之中。
“我们班就成立了一个基金,由班长打理,部分资金投向了高利润、快速成长的小企业。”一位今年刚从浙江大学管理研修班毕业的企业家告诉导报记者,在她的周围,类似的“抱团”合作已经非常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