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打天下 浙纺织商“联合体”探密
生意社12月15日讯 作为一家专做对美纺织品加工生产业务企业的老板,温州人黄明民在当地颇有些名气。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当地纺织企业多少受到金融危机波及的情况下,他的公司不仅没受影响,效益还比去年有了提升。
“一个是产品档次提高了,我们主要给美国一些高档酒店供货,所以订单几乎没有减少,还有一个是国家提高出口退税额,降低了成本。”对此,黄明民解释。而在记者看来,更让人感兴趣的细节还在于,在他的对美业务中,各个环节都有着合作伙伴,并且,基本都是浙江人,彼此之间“利益透明,盈亏共担”。
记者了解到,在当前的浙江,像黄明民这样“抱团打天下”的老板数量正越来越多。时至今日,在企业单体规模普遍较小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联合与资本合作已成为浙江民企用以抵御金融危机、市场风险的有利武器。由此,浙商联合更是风起云涌。
整合萌动
其实稍加盘点就会发现,抱团合作组建各种形式的“经济共同体”,目前在浙商中已成燎原之势。
不久前,由温州8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入股组建的新实体公司——“优衣派服饰控股有限公司”诞生。与传统而较为松散的抱团模式不同的是,前者除了法派集团、奥奔妮服饰、伸迪服饰等几家龙头企业之外,更吸纳了150多家温州本地生产制造企业作为产品联盟协作企业。
“当一个大型多元化的企业组建后,能极大增加其议价权,它能迅速将缺乏订单的生产企业整合起来拓展市场,搭建新的产业联盟,从而以更低的成本进入某个行业。”在法派集团董事长彭星眼中,这不啻是个“强强联合,以大带小”的突围计划。
不惟如此,向来各自为战的温州钢贸企业也吹响了“集结号”。11月,在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的牵头下,70家本地钢贸企业出资2.8亿元组建了温州市金属投资有限公司。
“此次试水整合就是为了打破传统单一供销模式,实现一种统购分销格局。”温州市金属行业协会会长叶会昌表示,接下来,“温州金投”还将入股钢企、开发矿产、投资房地产等等。
而在百里之外的丽水云和,一场变单兵作战为联手出击的大剧也正在上演——为开拓内销渠道,云和13家木制玩具企业正式签约成立了该县首家玩具行业公司。
目前,及至整个浙江,或为降低经营成本、或求开拓内需市场,一幕幕浙商“抱团打天下”的故事更是接连不断地登场。如此这些,都基于这样一个背景——金融危机下,企业的选择空间日益狭小,生存难以为继。然而,正是在企业纷纷单个谋求累积资金、缩减成本、拓展渠道、优化人力等变革之际,同业资源整合以增强议价权和话语权的尝试也由此衍生出空间。
更何况,浙商的“抱团”天性由来已久。如果说过去浙商的联合更多是经济利益体之间的联合,并不影响各自企业原有的文化、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等等,那么,当这种联合并不能使浙商家族式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或不足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挑战时,浙商之间的联合也出现了本质的变化。
探索始于6年前。
2003年,由8家锁具民营企业强强联合组建成“航空母舰”强强集团,因为前所未有,引得众多关注;此后一年,注册资本5580万元、股权均分的中国最大民营财团——中瑞财团正式挂牌运营,其目标直指金融领域;接下来,由周晓光领衔的“义乌资本联盟”富越控股集团又横空出世,在上海掀起一股“老字号”抢滩大潮……
导报记者发现,在这波持续已久的浙商谋发展现象中,浙商联合的形式也可谓多种多样:既有优衣派这类由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一些企业组成的联合公司,又有中瑞财团这类的经济联合体,更有商会形式的企业联盟——东有浙江投资企业商会抱团进军山东临沂进行整体开发;西有云南浙商集团采用联合的形式建设“中国——东盟商贸港”;北有长春市温州商会联合浙江财团投资打造“东北亚浙商总部基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