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棉花涨价:棉农欢喜纺企忧


http://www.texnet.com.cn  2009-12-25 08:27:42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收藏

  棉价上涨缘于供求缺口

   “我们这里天天都有来收购棉花的,现在棉花是一天一个价。”天津市宝坻区的棉农对记者说。国庆节后,棉花价格快速上涨,从节前的13000元/吨上涨到了目前的14800元/吨,足足涨了近2000元/吨。有些棉商甚至认为,棉价涨到16000元/吨应该不是大问题。即便如此,市场上能够流通的棉花也不多。

   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功能研究室对全国情况做了调查,据统计,2009年新棉上市以来,国内籽棉收购价格一路走高。中国棉花收购价格指数11月均价达到3.4元/斤,折合皮棉价格13451元/吨,环比上涨5.91%,同比涨幅达44.68%,已经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棉花市场价格出现同样走势,今年11月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达到14274元/吨,环比上涨559元/吨,涨幅4.07%,同比上涨3158元/吨,涨幅达28.4%。

   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功能研究室主任杜珉分析认为,今年棉花价格走高的原因主要是产不足需。受去年棉花价格低迷、农资价格较高、植棉比较效益下降等因素影响,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下降,产量减少;同时,随着纺织业回暖,用棉需求持续上升,国内棉花再现百万吨缺口,且有扩大趋势。

   国内有关部门及业内专家预测,本年度我国棉纺企业的用棉量在1000万吨~1100万吨左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8640万亩,同比减少240万亩;棉花产量750万吨,同比减少12万吨。据农业部门最近调查数据统计,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7592万亩左右,同比减少1000万亩,减幅10%。9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等7部门联合召开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预计2009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下降,全国棉花产量在700万吨左右,棉花产需缺口有所扩大。

   今年8~9月份,黄河地区出现连续阴雨,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新疆地区气温偏低,光照不足,市场预期减产幅度加大。10月初,各机构开始下调棉花产量,普遍预计为660万~670万吨。如此以来,新年度中国棉花市场的供需缺口进一步放大至330万吨以上。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棉花价格急剧下跌,国家为稳定棉花价格和激发棉农植棉积极性,采取了有效的收储政策稳定棉花市场。2008年国家收购棉花275万吨,截至今年12月中旬已累计竞价销售近260万吨。单以棉花收购量来计算,当前国家还拥有35万吨棉花资源,今后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比较有限,估计新年度国内棉市供需缺口仍将存在。

   记者看到,为了缓解棉花供应紧张的局面,国家于11月20日开始执行第三批抛储50万吨的计划,截至12月22日,已抛售储备棉43.9万吨,完成计划的88%,并且100%成交。国家再次抛售国储棉原本是为了改善国内棉花的供求关系,以使国内棉价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由于每日抛储量满足不了纺织企业的日常需求,供求紧张局面并未得到缓解,还加剧了价格的上涨。

  稳定棉市考量调控手段

   面对一路走高的棉价,棉农笑了,辛苦了一年,能有个好收成;“热钱”疯了,纷纷涌入新疆棉市,希冀掘一桶金;棉企迷茫了,收,还是不收;纺企谨慎了,经济复苏稍有起色,却眼看着成本步步逼近销售价……

   业内人士认为,棉花市场要讲求棉农、棉企、纺企均衡发展,倾斜于任何一方,都将导致天平的失衡,问题终究会暴露出来。三方都应理性地看待棉花价格,警惕异常的上涨风险,采用现代交易方式正常发展、正常收益,才能促使棉花市场健康平稳运行。

   中国棉花协会秘书长高芳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无论棉花产业还是棉纺织业都在稳步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消费占到46%,现在中国有4000多万个植棉农户,涉及1.4亿棉农人口,2000多万纺织工人,创造产值逾千亿元。

   近3年来,中国棉花产量维持在700万~800万吨/年,但生产和消费呈现出很大的缺口,30%~40%的棉花需要进口。金融危机造成中国纺织业出口受阻,对棉花的需求减弱,形成了对棉花生产的打压。2008年从新棉上市以来,棉价持续下跌,最低时棉价跌破棉花生产成本,对棉农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尽管国家采取了保护棉农的措施,但棉花面积减少已成定局。随着纺织需求逐步回暖,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价格也随之不断上升。高芳分析,近期棉价上涨速度加快主要原因有棉花因灾减产被业内放大、收购主体增加、企业金融状况有所好转、纺企库存减少、人为操纵炒作等。

   谈到未来中国政府的政策取向,高芳介绍,中国政府对新棉花年度的导向依然是:保护农民利益,保证纺织用棉的需要。国家将从调控手段上利用收储防止棉价大幅下跌,同时配合配额的发放防止棉价过高。考虑到目前产需缺口的因素,高芳认为国家应更多地关注纺织业的需要,她建议国家尽早发放配额。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认为,棉花原料价格的大起大落对棉纺乃至纺织工业全行业影响极大,大大降低了纺织出口竞争力。他透露,棉纺协会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打报告要求尽快发放棉花进口配额。

   按照惯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在年底或次年初发放一批89.4万吨的关税内(1%的税率)配额,此后根据市场需求在次年4月前后增发一次滑准税配额(滑准税是指对进口税则中的同一种商品按其市场价格标准分别制订不同的税率,通常是高价格商品税率低,低价格商品税率高,目的是使其不论进口价格高低,税后价格保持在预定水准上,以稳定国内该种商品的价格,而不受国际市场影响)作为补充。12月22日,记者从中国棉花协会了解到,2010年第一批棉花进口配额189.4万吨已发放,包括入世承诺的进口关税配额89.4万吨和滑准税进口配额100万吨。

   第一纺织网分析师汪前进分析,9月新棉上市以来,籽棉收购价格的一路攀升,可以说“保棉农”的政策效果已经得以兑现,市场一直也有预期“保纺企”的系列政策将在新棉收购后期陆续启动。而“保纺企”的落地措施,正是增加市场上的棉花供应,包括抛售储备棉以及增发进口棉配额。

   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中国大量进口棉花,将会使纺织企业原料采购的选择性增强,并会对国内棉花市场形成冲击。但由于进口配额不是所有纺织企业都能争取到,“僧多粥少”的局面严重存在,且配额只能短期内缓和供应偏紧的局面,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供需失衡的格局,未来棉价易涨难跌的趋势仍将持续。而棉花市场深层次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棉纺企业仍将继续负重前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棉价  棉花  棉农  棉纺  纺织企业  配额  形势分析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