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再次演绎上涨行情
生意社3月2日讯 进入2010年,宏观经济更加多变,虽然主要国家一直强调没有改变宽松货币政策,但是继中国陆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后,美国宣布调高再贴现率,那么,这一系列的措施,对棉花的价格有何影响?
一、行情回顾
CF1009合约在2010年1月4日创下17635元/吨新高后,近两月展开回调整理,在1月底2月初筑双底反弹,其中,2月份因面临传统节日春节,国内盘休息,外盘ICE棉花在短短4个交易日,偷袭上涨,创下2008年5月以来的新高,截至2月23日为止,5月合约棉花最高上涨至80.10美分。国内22日节后首日开盘于17000元/吨,后出现回落。
现货走势方面:由于1月临近春节,众多企业开始陆续放假,生产放缓,现货采购较淡,因此整个1月份,现货走势平稳,但2月20日后,因外盘大涨,带动国内现货小幅跟跟涨。
2010年1月,COTLOOL A指数调整为主,春节假日期间,国外ICE棉花暴涨,因供求紧张,COTLOOL A指数大涨。
二、基本面分析
1、供求关系格局分析
2010年2月份,全球棉花2009/2010年产量、消费量微幅上调,我国棉花产量不变,消费量小幅增加。但由于在2月份,USDA下调了美国棉花的期末库存,因此带动棉花在数据公布后上涨。
据国家统计局2月25日公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495万公顷,较上年减少80万公顷,棉花产量640万吨,较上年减产14.6%。
根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1月份预测,2010/1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2409万吨,同比涨8.4%;消费量2416万吨,同比涨1.5%;中国以外地区棉花库存消费比从上年度的53%下降为51%;Cotlook A指数平均值为70美分/磅,较上年度涨14.4%。
众多机构数据纷纭,但唯一确定的就是棉花2009年中国确实减产。因此2009年全年,棉花牛气哄哄,现货价格也一路上涨,但是尽管如此,棉花与其他经济作物和粮食相比,管理费工费力、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优势不明显,且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虽然价格上涨导致棉农的植棉热情有所恢复,但幅度有限。从全国棉农种植意向性调查来看,2010年植棉面积将保持相对稳定,与2009基本持平。
2、纺织行业面临两难
(1)、出口面临形式依然严峻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25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外贸仍保持低位徘徊形势,要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预计还需要2至3年时间。姚坚说,去年中国贸易顺差大幅减少64%,进口增幅高于出口,预计这种形势在未来半年还将持续,贸易顺差将进一步收窄,不排除个别月份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况。他说,近期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企业补充库存的需求,而全球投资消费形势未出现根本改变,外需没有明显反弹,企业经营还是比较困难。中国进口恢复迅猛主要源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进口的回升中一般贸易增长较快得益于4万亿元的拉动。
今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出口大国的位置,2010来以来,众多国家开始对我国进行反倾销,抑制我国的出口,希腊债务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再次来个地震,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远远比我们预计的要长,同时各国的复苏道路也比想象中的要蜿蜒曲折,加上在中国1月、2月先后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美国2月18决定提高再贴现率,以及巴西即将在4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流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或许已经开始发生悄然变化,这样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导致2010年整个棉花、下游纺织品、纱线等出口形势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