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产业需升级:新的时刻已经来临
危机背后是机遇,目前的金融危机,会给中国服装业带来第三次发展浪潮吗?
凭借中西部资源优势,以及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大背景下,服装产业“作为民生产业,在13亿人口的中国,应该是东西南北中几个区域都有,而不是局限在个别区域。”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国强说。
而“能否按照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构筑起更强的产业链,关系到我国能否从服装大国转变为强国。”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说,这对中西部等地区是一个好的机遇。
他强调:产业转移不能转移落后,不是单纯凭比较优势,而是要先进技术和比较优势结合。
“东部趁搬家之机‘弃旧择新’——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说。
而中西部要健全产业链等环境,“品牌转到内地来,也不要只是一个厂的转移,而是系统转移。”湖北省服装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林友松说。
“产业转移至少包含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物流产业的转移;同时也是文化、创意时尚产业的转移。”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也这样说。
而要完成高层次转移,“企业之间要开展资源、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多元合作,学会用新技术、新观念武装发展服装产业。”陈国强说。
比如,李宁在荆门工业园,是公司和其供应商一起打造的,核心企业是由广东、上海、福建等各地多家公司组成。
“我们不要担心被整合,只要能整合,就能优化自己。”比蓝国际投资顾问总裁李凯洛说。
如此以来,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沿海企业则利用研发、品牌等优势,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品,从而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
问题是,东部企业在沿海还有多大提升空间?
第二产业链
实际上,“产业转移,是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的经济互动。”陈国强说。
就如意大利企业,不断剥离不具竞争力的相关环节,但研发、创新却持续提高,“这是产业形态的改变,”陈大鹏说,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已不是管理多少工人的问题,而是把握一个管理系统,把环节进行合理分配、重新建构的问题。
而现在欧美企业转移,不仅仅是生产,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也开始转移,并且“转移结构高度细分,”陈国强说。
借助此次“智力”转移,中国品牌开始了国际品牌收购,很多资源也开始为中国企业所用,歌力思聘请了国际大师JEAN PAUL KNOTT,七匹狼和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DANIEL FARET合作“SEPTWOLVES”品牌,鄂尔多斯请来香奈儿前艺术总监吉乐·杜福尔担任设计总监……
其实,产业转移既有“水往低处流”,也会“人往高处走”,一些企业开始把研发、营销中心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反方向转移”。
比如,目前很多泉州企业纷纷将营销、运营、设计研发中心迁往厦门,“泉州的制造基地与厦门的营销研发中心相结合,是一种产业分工”七匹狼副总裁吴兴群说。
“生产转移的同时,品牌价值要提升,渠道、研发,文化都重新整合,打造创新内生力。”陈大鹏说。“我认为把产品开发好,把网络扩大,就不怕没有地方加工,”陆祥龙说,他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开发、网络建设等方面。
于是,他在提高绩效同时,组建了近90多个人的研发团队,并启动了“劲马”,更重要的是,龙达飞建立了企业、加盟商、消费者三位一体的“诚信利益共同体”。
在金融危机肆虐之时,江苏华伦天怡选择自创品牌,把营销中心和设计中心放到了上海,并成立了上海歌来娅服饰有限公司。
同样,陈志刚依托百成汇,推出了贝纳·川,试图打破单品代理模式制,尝试加盟,并于2009年10月,在连云港、盐城、无锡开起了终端直营店。
而2009年款式创新,让千韧岗尝到甜头,“几款卖暴了,”范梅香说:大众时尚慢慢火了。
“九鹿·王”将苏绣与现代商务男装结合,使其产品在设计、裁剪、做工、整烫等环节达到“苏绣”般精致。
而去年10月底北京,“例外”及其子品牌“无用”再次出现在Icograda世界设计大会的主场地。
其实,最近几年来,中国设计师与在纽约、伦敦、巴黎、米兰四大时装周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在新发展时期,关键就是要抓住‘第二产业链’。”陈大鹏说,这包括了从研发到营销到文化创意品牌“软实力”所有的重要元素。
这是问题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