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安昌镇:纺织重镇在“倒逼”中前行
生意社6月8日讯 “一家资产高达6亿元的企业,在危机中深陷泥沼不能自拔。”这个曾令人揪心的问题,让绍兴县安昌镇党委书记傅青春痛定思痛:纺织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了!
安昌镇的梅荣布业公司,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顶峰时拥有6亿元资产、年销售额2亿多元,但在金融危机中溃不成军。“梅荣布业”的落败,让众多安昌纺织企业看到了危机,在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倒逼”中,不少企业迈出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发展生态效益型纺织
“目前污染减排‘倒逼’机制的形成,正好为全镇纺织产业结构调整赢得机遇。”安昌镇主管工业的副镇长赵茂林说,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态效益仗”已在安昌纺织企业中全面打响。
“走转型升级之路,立足主业照样大有文章可做。”浙江新为民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王良伟手里掂着两块新开发的针织布说,去年8月,该集团淘汰了50台剑杆织机,取而代之的是总投资达1.1亿元、年产1.8万吨中高档新型纤维针织面料生产线,目前首期50台圆机已投入生产。王良伟估计,如果该生产线全部投产,那么公司年产值将达5亿元以上,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利润都将成倍增长。“如果条件成熟,我们还将生产针织成衣,目前已与三枪公司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王良伟说。
围绕主业进行升级的企业,在安昌镇还有不少。浙江出口商品包装有限公司正准备投入1.7亿元,易地新建厂房,并新增20台高精度自控高速轧机、6台分条机和5条连续式电炉生产线等设备,届时,企业生产能力将翻一番;绍兴县格靓家纺有限公司投资3905万元的年加工拉毛针织布4000吨的生产线,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
对于全镇16家印染企业的升级改造,安昌镇提出“谁污染、谁治理”的生存法则。浙江宇展印染有限公司本是一家专业印染企业,经过升级改造,仅仅半年时间,他们生产的印花面料已制成女时装,在杭州四季青批发市场一炮打响,并以较高价格售出1万件。
走进该公司的数码印花车间,记者看到里面窗明几净,工人们上班就像白领,手指敲击键盘和鼠标,赶制发往宁波的1万件时装面料。公司副总经理陈峰介绍,去年10月,他们投资1000多万元引进5台先进的无水数码印花机,从而避免了以前只能婉拒小批量印花业务的尴尬,使这部分业务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该公司今年初还成立了花样设计部门,并与意大利设计师合作,每年花20多万美元采购一些最新时装花样。陈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以5台数码印花机每年能生产10万件服装面料,每件服装售价70元计算,那么光这一块每年的产值就可增加8000多万元,年利润将增加10%左右。另外,像绍兴县绿叶印染有限公司利用印染污泥作燃料、金球染整公司研发了无盐染色技术等,使企业走出了一条以效益和生态为前提的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的路子。
“非纺”之舞跳得欢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镇做好经济增量文章主要是依靠非纺产业发展,这也是‘倒逼机制’下部分企业走出的第二条工业发展之路。”傅青春说。
“我们原本是做煤气灶的,当看到卫浴市场开始兴起,就转型生产淋浴房、浴缸等卫浴产品。现在我们的产品百分之百出口,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出口额有望突破千万美元,同比增幅50%以上。”位于安昌九鼎工业区的绍兴县雅思戈洁具有限公司老总赵惠元显得信心十足。他说,目前全镇40多家卫浴企业都集中在安昌镇九鼎村和白洋村,能接受来自杭州空港经济区的辐射。不远的将来,外商可直接飞抵家门口,目前企业正准备进一步扩大产能。
位于安昌镇白洋村的浙江中环铜业有限公司内,一条投资8000万元的高精度铜带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总经理徐君告诉记者,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6月底,现在每月青铜带、黄铜带的产量都在1500吨以上,1至4月实现销售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76%以上。徐君表示,今年他们打算再投资350万元,增加一条表面脱脂流水线和一台强对流光亮退火炉。
“鼎丰铝业”和“中环铜业”的发展是安昌镇非纺新兴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到目前为止,该镇已拥有9家规模以上金属压延加工企业和5家规模以上卫浴企业,形成了以白洋区块金属制品业和九鼎区块卫浴制造业为主的新经济增长点集聚区。其中,白洋村的非纺家庭工业更是搞得热火朝天。
政府如何推进和引导“非纺”产业发展?镇长施华新介绍,主要是发挥好安昌镇融入省级经济开发区、接轨柯桥新城区以及响应杭州空港区的三大优势,重点在土地资源、信贷方面进行政策倾斜,指定专人对非纺企业的投资项目、境内外产品参展、市场拓展资金申报等实行全程项目代理和跟踪服务。同时,筹建成立全镇非纺行业协会,为非纺企业搭建科技交流和信息平台。
据统计,今年头4个月,全镇技改资金投入的结构更趋于合理,其中非纺产业投入占41%。包括金属、卫浴在内的新兴产业完成销售达6.35亿元,同比增长17.8%。